字好书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时间: 2025-05-03 22:10:13

诗句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13

原文展示

上牛头寺
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白话文翻译

青山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牛头山上徘徊。
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我,仿佛真正成了自由的浪游者。
春天的花开得浓郁,寺庙里显得格外宁静;
细竹摇曳,野池的幽静令人陶醉。
不知在何处,黄莺啼鸣声切,我独自徘徊,时光流逝却未曾停歇。

注释

字词注释

  • 衮衮:形容山势壮丽,巍峨的样子。
  • 拘碍:束缚、限制。
  • 真成浪出游:真正地成为了浪荡的游子。
  • 花浓:花朵开的繁盛、浓郁。
  • :幽静,安静的意思。
  • 莺啼:黄莺的啼叫,形容鸟鸣声。

典故解析
“牛头山”在历史上常被文人吟咏,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之地。长乐寺则是佛教寺庙,常常与宁静、幽静的氛围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他身处动荡的时代,常常感受到生活的苦难与无奈。在牛头山的宁静中,杜甫渴望逃离世俗的烦恼,寻求心灵的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上牛头寺》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青山的映衬下,牛头寺的静谧让人心生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诗人渴望抛却尘世的束缚,像浪一样自由地游荡。这种对于自由的渴望,与他在世俗生活中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宁静舒适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内心的平静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最后一句“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则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思索,似乎在询问何处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安宁和快乐。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意不尽:青山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暗示自然的美与无边的思绪。
  • 衮衮上牛头:牛头山巍峨壮丽,诗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
  • 无复能拘碍:没有什么可以再束缚自己,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 真成浪出游:比喻自己像浪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荡。
  • 花浓春寺静:春天的花朵盛开,寺庙显得格外宁静。
  • 竹细野池幽:细竹摇曳,野池幽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美。
  • 何处莺啼切:询问黄莺在何处啼鸣,增添了几分闲适的气氛。
  • 移时独未休:即使时光流逝,自己仍在思索与徘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浪”,表现出追求自由的愿望。
  • 对仗:如“春寺静”与“野池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青山、花、竹、莺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杜甫内心的孤独与寻求宁静的渴望,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象征着清雅与宁静。
  •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爱情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反思

  2. “无复能拘碍” 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自由
    C. 哀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 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白沙 归涂雨甚憩茅亭 晨往惠州 灵山寺 过海虞 郡楼有感 白莲花 白莲花 同人集双藤书屋罗两峰曹友梅张水屋合作一图纪事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庳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诱秦诓楚 士字旁的字 严父慈母 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球琲 儋石之储 火冒三丈 书眉 懿望 妙璞 财大气粗 黽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不以为然 包含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