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 其七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4 02:14:49

诗句

黄金细字勒杯巡,鱼水恩私晚更亲。

但得赐田堪种秫,向来浮议不关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49

原文展示

黄金细字勒杯巡,鱼水恩私晚更亲。
但得赐田堪种秫,向来浮议不关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黄金细字镌刻的杯子在宴会上使用,渔夫与水之间的情谊在傍晚时分更加亲密。只要能得到一块土地来种植秫米(即香稻),那些以前空洞的议论和名声对我来说都无所谓。

注释

  • 黄金细字:用黄金镌刻的细小字,象征奢华与富贵。
  • 杯巡:杯子在宴会上轮流使用,表示社交活动。
  • 鱼水恩:比喻渔夫与水之间的深厚情谊,暗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一种稻米,通常指的是香稻,寓意生活的富足与安宁。
  • 浮议:空洞的议论,指那些与实际生活无关的讨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字承尧,号东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表达了渔夫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渔夫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开篇“黄金细字勒杯巡”,以奢华的宴会场景引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鱼水恩私晚更亲”则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谊,暗示了在繁华的背后,真正的情感和归属感来源于对自然的依恋。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渔夫只希望有片土地来安身立命,而不在乎外界的浮华与名利。这种简约而真实的生活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浮华世界的淡然,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金细字勒杯巡:描绘了一场奢华的宴会,强调了物质的享受。
  2. 鱼水恩私晚更亲:渔夫与水的关系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亲密,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3. 但得赐田堪种秫:渔夫只希望能有一块土地来种植,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4. 向来浮议不关身:对于外界的评价与议论,渔夫并不在乎,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鱼水恩”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如“黄金细字”与“鱼水恩”。
  • 意象:结合“杯”、“鱼水”、“田”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社会中寻求心灵宁静的努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金:象征奢华与财富。
  • 鱼水:象征人与自然的深厚情谊。
  • :代表耕作与生活的基础,象征着安定与富足。
  • :象征着简单而富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金细字”指的是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
    • C. 自然
  2. 诗人对浮议的态度是?

    • A. 非常关心
    • B. 无所谓
    • C. 追求名利
  3. “鱼水恩”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物质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物质的享受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洒脱,而陈克则偏向于自然与从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陈克诗集》

相关查询

摸鱼子 秋仲一日,李具瞻待御偕予过天庆观 寄生草 其五 混江龙 其三 咏雪 其一 大石调【青杏子】 桂殿秋 摸鱼儿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 摸鱼儿 七夕用严柔济韵 摸鱼儿 摸鱼儿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石兕 单人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钟鸣鼎食 亠字旁的字 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狯的词语有哪些 急不可待 簪绂 页岩 增生 恇怯不前 粒米束薪 条修叶贯 龜字旁的字 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李飞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