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42
难陀已幻登伽女,
童子犹参苏密多。
正士逡巡不应受,
可能分供病维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如同难陀(即天女)般的幻影,令人难以捉摸;而年轻的男子仍在苏密多的教诲中徘徊。正直的人犹豫不决,似乎不愿接受诱惑,可能是为了追求维摩诘的清净。
作者介绍:陈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他的诗作常常蕴含佛教哲学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人和修行者的对比,反映出对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美丽与世俗诱惑时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美丽的女子如同幻影般的存在,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瞬息万变的美好。而“正士逡巡不应受”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佛教的精神,将世俗与超脱的主题巧妙结合,展现了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这种层次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邃,给读者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难陀”指代什么?
“正士逡巡”中的“逡巡”是什么意思?
维摩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克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李白则表达出一种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取向上各具特色,但都反映出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