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 其四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6 19:08:37

诗句

子房帷幄赞神谋,晚岁疏封自占留。

代邸勋劳今绝口,上恩仍与醉乡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8:37

原文展示:

子房帷幄赞神谋,晚岁疏封自占留。
代邸勋劳今绝口,上恩仍与醉乡侯。

白话文翻译:

这个诗句表达了子房(张良)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谋划和功绩,晚年时虽然被疏远,但仍然得以留在心中。代表着那些为国家辛勤付出的人,如今却很少有人提及,然而那些恩泽仍然与醉乡的侯爵相连。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房:指张良,汉代著名的谋士。
  • 帷幄:指军中的帐幕,这里引申为谋划、计划的意思。
  • 赞神谋:赞美其智谋。
  • 晚岁:晚年,年老时。
  • 疏封:被疏远,封号减少。
  • 代邸:代表的地方,指身处的位置。
  • 勋劳:功劳和辛勤的工作。
  • 绝口:闭口不提。
  • 上恩:上级的恩惠。
  • 醉乡侯:指生活在醉乡的侯爵,形容一种安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张良:汉初的谋士,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因其才智被后人所称道。
  • 醉乡:指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士人的理想生活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而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在宋代,士人阶层逐渐形成,许多诗人开始关注历史及其对当代的影响。此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借用张良的故事来表达对功劳被忽视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张良的形象,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社会主题:历史的英雄在后世往往被遗忘,而那些曾为国家付出辛勤的人,他们的功劳和辛劳却鲜有人提及。诗中的“子房”不仅仅是张良的代称,更是对所有历史人物的一个象征,代表着那些为国家殚精竭虑的人。在晚年的孤寂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失落,尽管他们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显得微不足道。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上恩仍与醉乡侯”,这不仅是对张良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在醉乡侯的安逸生活与那些为国尽忠的人形成鲜明对比时,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价值观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房帷幄赞神谋”:张良在历史上被称为智者,他的谋略被后世所钦佩。
  • “晚岁疏封自占留”:他在晚年时被疏远,但对他的贡献始终留在心中。
  • “代邸勋劳今绝口”:如今那些为国家辛勤付出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提及他们的功劳。
  • “上恩仍与醉乡侯”:尽管如此,昔日的恩惠依然与那些享受安逸生活的人相连。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 象征:张良象征着所有为国奉献的人,醉乡侯则象征着享受安逸生活的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张良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曾为国家付出而被忽视的人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房:象征智慧与谋略。
  • 帷幄:代表权谋与计策。
  • 醉乡:象征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房”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刘邦
    B. 张良
    C. 韩信
    D. 曹操

  2. 诗中提到的“醉乡侯”主要象征什么? A. 劳苦奔波的人
    B. 享受安逸的生活
    C. 忍辱负重的英雄
    D. 忘却历史的无知者

  3. 诗人对历史英雄的看法是? A. 应当遗忘
    B. 应当铭记
    C. 应当赞美
    D. 应当批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羌村三首》:同样描写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遭遇。
  • 白居易的《长恨歌》:探讨历史人物与后世的关系。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陈克则更关注于对那些被遗忘的英雄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相关查询

和唐户古律三首 甲辰春蒙恩召试时年六址 过钓台 邸报京丞相薨背 谢人惠诗二首 其一 人惠酴醾 诞日戏作亦可以瑞鹧鸪歌之 喜败箧中得旧诗 赤松三咏·小桃源 度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攉酒 龙字旁的字 萤火 名垂千秋 齊字旁的字 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卑鄙龌龊 建之底的字 柳思 镜沼 宝盖头的字 艳游 用夏变夷 不乏先例 魂亡胆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