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5:23
指点方名屑训蒙,一方才解四方通。
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这首诗的意思是:指引和教育的过程,像是教导小孩子一样,虽然在某一方面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却能通达四面八方的知识。要知道,最重要的道理是,万水都朝着宗教的方向流去,这里指的是一切都归于正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多作诗词,风格清新,注重寓意与哲理。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具有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教育受到重视,诗人借此表达对知识与教育的看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知识的广泛性。
《小学识愧》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教育哲学,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揭示了知识的多样性和教育的重要性。开头的“指点方名屑训蒙”一语,表面上是对教育的谦逊自省,实际上却隐含着对教育者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教导,打开孩子们的智慧之门。
接下来的“一方才解四方通”则强调了知识的广泛性。虽然个体的理解可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的引导,这种局限性可以被打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教育的信仰,认为教育能够引领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一句“万水朝宗是正东”生动地表现了所有知识和智慧的最终归宿,象征着文化与道德的统一。这既是对教育目的的总结,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指引,强调了追求真理与正道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更渗透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了宋代人文精神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知识的广泛性,倡导对真理和正道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水朝宗”意指什么?
A. 河流的归宿
B. 追求真理
C. 教育的重要性
D. 知识的多样性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看法?
A. 直接陈述
B. 比喻和对比
C. 叙述个人经历
D. 描述自然景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小学识愧》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强调知识的教育和引导,而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都是对人生不同方面的探讨,体现了宋代与唐代文化的延续与变化。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