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6:25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想要成仙,修炼的过程就像是闲散的工夫。一阳初生,像是玉炉中开始炼制还丹。抓住天魂和地魄,不必与龙飞虎跃,满鼎的汞和花。任凭河车运送,直通泥丸的路。飞升金精,采集木液,过了三道关卡。金木相隔,如何才能上到玉京山呢?找到曹溪的脉络,就能把华池的神水,凝聚成紫金的团块。这样就不必再饥寒交迫,天上与人间便无异。
葛长庚,宋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背景,擅长描写修炼、自然和哲理,作品多围绕道教的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调歌头》创作于宋代,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兴盛和士人的修道热情。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升华。
《水调歌头》以道教修炼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成仙的向往和对修炼过程的细腻描绘。诗中“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句,直接表达了修炼的态度,强调了修行者需要的心态与耐性。接下来的描写,充满了道教的炼丹意象,通过“玉炉”、“还丹”、“天魂地魄”等词汇,塑造出一个神秘而又辽阔的修炼世界。诗人在描写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中“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也表现了修行的艰难与挑战,同时又包含着对成功的渴望与期盼。结尾处提到的“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表达了通过修炼实现自身价值和精神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既有道教的哲理,又富含个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
表达了诗人向往成仙的心愿,修炼的过程需要耐心和闲适的心态。
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
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炼丹的过程,象征新生命的开始。
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
强调修炼的专注,不必与世俗的喧嚣相争。
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
表现了对时间的随顺,直接通向修炼的核心。
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
描述了修炼中的艰苦与追求,象征着不断的努力。
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
反映了修炼的挑战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
传达了通过智慧与努力获得成功的希望。
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修炼的终极目标。
整首诗歌围绕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展现了道教修炼的艰辛与美好,表达了人们对超脱尘世、实现自我价值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修炼的困难
b) 对世俗的逃避
c) 追求财富
填空题:全诗的主题围绕着__与修炼的过程。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华池神水”是指现实中的水源。(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