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12
汉宫春(次韵李汉老咏梅)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
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
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
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
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梅花,宛如美玉装饰,花蕊密集而枝条稀疏。霜风阵阵,不让蝴蝶靠近,蜜蜂也无处可欺。梅花嫣然自笑,与山矾、水仙相约。还有青松和翠竹,在这个凛冽的年头一起陪伴。为何总向人诉说心中怨恨,带着苍苔,半依在荒凉的水边篱笆上。孤山上,微寒的清晨放出梅花,仍然记得之前的诗句。黄昏时分,照着自己的影子,轻声诉说着如今的清浅与斜影。那一切,都是春天的手段,淡淡的云和明月都应该明白。
葛长庚,字子美,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和情感,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该诗作于寒冬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梅花,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索。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希冀与对寒冬的感慨。梅花的优雅与坚韧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透过“潇洒江梅”“嫣然自笑”等意象,读者能感受到梅花的清丽与独立。诗中提及的“青松翠竹”不仅增添了自然的层次,也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何事向人如恨”的自问,透出内心的孤寂与对情感的思考。
整首诗在艺术风格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情感的流露更加细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得梅花的形象鲜活立体,带领读者走入那种清冷却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中,感受到一种蓄势待发的春天气息。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
描写梅花的优雅和美丽,像是用玉石装扮的一样,花蕊紧密而枝条稀疏。
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
霜风寒冷,不让蝴蝶和蜜蜂靠近,暗示梅花的高洁与孤独。
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
梅花自有其美,与山矾和水仙相约,表现出一种自得与清雅。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不仅梅花,青松和翠竹也在寒冷的时节中坚挺。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
诗人感叹心中的怨恨,苍苔覆盖的荒篱显得孤寂。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
孤山上梅花在晨曦中绽放,诗人回忆起过去的诗句。
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
黄昏时分,诗人对着影子自言自语,感慨今昔的变化。
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的法则,淡淡的云和明月似乎都在默默知晓。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坚韧与美丽并存的生命哲学,传递出一种清雅而又孤独的情感。
诗中“潇洒江梅”指的是什么花?
A. 桃花
B. 梅花
C. 玫瑰
“何事向人如恨”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怨恨
C. 愤怒
诗中的“青松翠竹”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哀伤
《梅花》(王安石)与《汉宫春》(葛长庚)对比,前者更注重梅花的象征意义,而后者则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