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永石屏

《题永石屏》

时间: 2025-07-27 20:26:17

诗句

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馀。

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26:17

原文展示

题永石屏
作者:陈宓 〔宋代〕

谁将一段楚天碧,
磨向崖心万仞馀。
桥柱不题司马字,
兰亭留待右军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将一片楚地的碧空,磨制成崖壁上万仞高的余荫?桥柱上没有刻上司马迁的字迹,兰亭的墨迹还留待王羲之的书法。


注释

字词注释

  1. 楚天碧:指楚地(今湖北一带)清澈的天空。
  2. 磨向崖心:将碧空磨制成岩石或崖壁的核心部分。
  3. 万仞馀:形容高耸的崖壁,超过万仞。
  4. 桥柱:桥的支柱,诗中指代桥的基石。
  5. 司马字:指司马迁的书法,意指古人的名作。
  6. 兰亭:指兰亭,王羲之的书法圣地,以《兰亭序》著称。
  7. 右军书:指王羲之的书法,因他的字被称为“右军”。

典故解析

  1. 司马迁:西汉著名历史学家,著作《史记》。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兰亭序》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宓,字子云,号青丘,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览某处石屏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文化的敬仰与怀念。


诗歌鉴赏

《题永石屏》一诗,表面上看似描绘自然景象,实则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诗中“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余”,用楚地的碧空形象化出自然的壮丽与崇高,给人以深邃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提到“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则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追慕与敬仰。司马迁与王羲之的提及,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历史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缅怀,也突显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示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引发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既有对美的欣赏,又带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在抒情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将一段楚天碧:疑问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惊叹与渴望。
  2. 磨向崖心万仞余:以磨制之意象,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3. 桥柱不题司马字:强调文化遗迹的缺失,对古人作品的遗憾。
  4. 兰亭留待右军书:对王羲之书法的期待,展现出对书法艺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碧空比作崖壁的装饰,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中意象的对称,使诗意更为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景观与古代文化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传达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楚天:象征青翠的自然。
  2. 崖心:指高耸的崖壁,象征文化的深厚。
  3. 桥柱:象征人文的基础与连接。
  4. 兰亭:象征书法艺术的高峰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谁将一段楚天碧”中的“楚天”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湖北
    C. 浙江
    D. 安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右军书”是指__的书法。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漠视。 (对/错)

答案

  1. B
  2. 王羲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题永石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静谧的山水之美,而陈宓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使得意境更为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书法艺术与文化》

相关查询

渡横溪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 其二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和少章喜晴 仪真道中三首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春晚舟行三首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五石·碧涧 和刘待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攻无不克 无怨无德 装新 赤手起家 丿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腹有鳞甲 车字旁的字 子孙后代 酉字旁的字 包含杀的词语有哪些 鹤鸣之士 游狎 东顾 包含跳的成语 七言诗 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