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蝶恋花》

时间: 2025-05-07 21:01:55

诗句

庭院深深芳草碧。

小影淩波,唼絮鱼儿识。

春水池塘三两尺,晓妆照见倾城色。

一缕钓丝风外直。

飞去蜻蜓,白玉搔头立。

畹地垂杨无气力,棠梨花发逢寒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1:55

原文展示

庭院深深芳草碧。小影淩波,唼絮鱼儿识。春水池塘三两尺,晓妆照见倾城色。一缕钓丝风外直。飞去蜻蜓,白玉搔头立。畹地垂杨无气力,棠梨花发逢寒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院,芳草如茵。小影轻盈地在水面上摇曳,鱼儿在水中嬉戏,似乎互相认识。春天的池塘水深不过三两尺,清晨的妆容映照出倾城的美丽。一缕钓丝在风中笔直地悬挂,飞走的蜻蜓在白玉般的头上驻足。垂柳无力地在畹地上摇曳,棠梨花开于寒食节时。

注释

  • 庭院深深:形容庭院幽深,环境宁静。
  • 芳草碧:芳香的草坪,碧绿的颜色。
  • 小影淩波:小影指小动物或人,淩波是指在水面上轻盈地移动。
  • 唼絮:鱼儿在水中嬉戏,似乎在互相认识。
  • 三两尺:形容池塘的水深浅,表示不深。
  • 晓妆:清晨的妆容,形容女性的美丽。
  • 倾城色:形容极致的美貌。
  • 一缕钓丝:钓鱼用的鱼线。
  • 白玉搔头立:白玉比喻蜻蜓的美丽,搔头是指蜻蜓在水面停留。
  • 畹地:指种植的土地。
  • 棠梨花:棠梨树的花,开花时间与寒食节相符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约1710—1770),清代诗人,字子云,号澄夫,晚号白云山人。吴藻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吴藻的晚年,正值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词作,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词以庭院为背景,描绘了春水、芳草和飞舞的蜻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篇以“庭院深深芳草碧”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的环境,芳草如茵,生机勃勃。接着,诗人描绘小影在水面上的轻盈,仿佛是生命的流动,鱼儿的嬉戏更是为这幅图景增添了活力。而“春水池塘三两尺”则通过具体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温柔,水的清澈与浅显。

而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一缕钓丝风外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飞去的蜻蜓和无力的垂柳,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与无奈,似乎在诉说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最后提到的“棠梨花发逢寒食”,则是对传统节日的呼应,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精炼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示了春日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柔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院深深芳草碧:描绘庭院深处,芳草葱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小影淩波:小动物或人影在水面轻盈的移动,传达出生命的活泼。
  • 唼絮鱼儿识:鱼儿在水中嬉戏,似乎与水中的一切都很亲近。
  • 春水池塘三两尺:春天的池塘水深不超过三两尺,体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宁静。
  • 晓妆照见倾城色:清晨的美丽面容映在水中,展现出女子的倾城之姿。
  • 一缕钓丝风外直:钓丝在微风中笔直地悬挂,象征着期待。
  • 飞去蜻蜓,白玉搔头立:蜻蜓轻盈飞舞,栖息在美丽的水面上,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畹地垂杨无气力:垂柳在春风中摇曳,似乎显得无力,传达出一丝惆怅。
  • 棠梨花发逢寒食:寒食节时棠梨花的盛开,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白玉搔头”)、拟人(“垂杨无气力”)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使整首诗朗朗上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柔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芳草: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鱼儿: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蜻蜓:象征轻盈与美丽。
  • 棠梨花:代表春天的到来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蝶恋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藻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棠梨花”与哪个节日相关? A. 清明
    B. 端午
    C. 寒食
    D. 中秋

  3. “庭院深深芳草碧”中的“碧”字主要形容什么? A. 水
    B. 草
    C. 天
    D. 地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相见欢》 - 李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 李煜的《相见欢》:虽主题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吴藻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村 访隐者 次韵周子符过访二首 其二 次韵周子符过访二首 其一 早程 宜晚楼 登善庵访张贞居外史不遇 送西岩僧道元住灵泉寺 送孔鲁茂录事解官归永嘉 溪上晚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绨袍之赠 鱼传尺素 纤悉无遗 齊字旁的字 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琅琅上口 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日入厨 口字旁的字 人才难得 附律 耳掴子 探汤蹈火 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区间 行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