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27
呈陈总领五首
作者: 刘过 〔宋代〕
太宗造唐划随乱,
仁义结民过炎汉。
胡雏负恩逆天纪,
忠义回天四方起。
嗟哉主将失纪律,
百万秦人半为鬼。
浮云改变异今古,
不谓前车眼中睹。
尝时潼关说歌舒,
今日襄阳说皇甫。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亡的感慨。诗人提到唐太宗时期国家的混乱,以及对比汉朝时的仁义之治。诗中提到“胡雏负恩逆天纪”,意指那些反叛者背叛了恩义,导致国家的动荡。而在这样的乱世中,忠义的精神重新得以振兴。接着,诗人哀叹主将失去了纪律,导致无数的秦人变成了鬼魂。浮云象征着历史的变化,诗人反思过去的教训,强调历史的轮回和前车之鉴。最后,诗人提到潼关和襄阳,暗示历史的沧桑变化。
作者介绍:刘过,字季迁,号逢辰,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反映时事与历史。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以历史为背景进行叙述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对当时社会动荡与历史反思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思考。
这首诗以历史为线索,通过对唐太宗时期与汉朝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诗中提到的“仁义”和“忠义”不仅是对古代美德的追忆,也是对现实中失去这些美德的反思。诗人在描绘历史的同时,也揭示了人性在权力面前的脆弱与复杂。在“百万秦人半为鬼”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令人心生怜悯。而“浮云改变异今古”则体现出历史的循环与人类行为的重复,警示后人汲取教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深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强调忠义与仁德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过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百万秦人半为鬼”中的“鬼”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浮云”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