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3:51
永遇乐(五日)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
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
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
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槐树搭的凉棚如同云彩一样,燕子飞过的泥土仍然是湿的,雨后天气清爽。
细草在风中摇摆,小荷在雨中撑着,时节仍然是端午。
在碧绿的罗窗底下,依稀记得,那些闲闲系着的翠丝烟缕。
如今的欢快如同梦一般,面对着彩绳条却无话可说。
石榴花半开,金刀仍在,往事更加值得重温。
艾草和虎头钗的约定,在菖蒲酒中,却没有任何凭据。
轻纱似雾,肌肤如玉,人在画楼的深处。
想要的灵符无人可以一起带,翠眉暗自聚集。
周紫芝,字元朗,号青溪,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婉约为主,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诗人对往日欢愉的追忆与感慨,反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永遇乐(五日)》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节日氛围的词作。开篇以“槐幄如云,燕泥犹湿”描绘了端午节前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细草和小荷的描写,既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夏季,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回忆往昔的欢乐,感慨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诗中“榴花半吐,金刀犹在”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物象,也象征着对往事的追溯与思念。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
描述了端午节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的夏日气息。
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
细草和小荷传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明确指出时节为端午。
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
窗下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回忆,翠丝烟缕象征着那些美好的回忆。
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绥条无语。
过去的欢乐如同梦一般,面对美好的事物却无言以对。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
石榴花的半开象征着美好的事情即将到来,但往事的追忆仍旧清晰。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端午节的传统物品象征着旧日的约定,但这些约定已不复存在。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描写了女子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气氛。
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表达了对灵符的渴望,但无人同行,显得孤独。
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欢乐的怀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碧罗窗底”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窗帘
C. 窗外的景色
D. 窗下的回忆
“榴花半吐”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旧日的欢乐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追忆
诗中的“灵符”有什么含义?
A. 希望
B. 保护
C. 友情
D. 忘却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周紫芝的《永遇乐(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