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2:10
初逢青琐彦,下榻一宵同。
月落棋声里,春回烛影中。
放歌还楚调,扶醉有巴童。
上苑遥相问,梅花定几丛。
第一次见到青琐彦,昨夜一起住了一晚。
月亮落下时,棋声在耳边响起,春天在烛光中悄然归来。
放声高歌还是楚地的曲调,醉意扶持着巴地的少年。
在远处的上苑,相互问候,梅花不知道开了几丛。
“月落棋声里,春回烛影中”这一句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象的结合,月落象征着夜晚的结束,棋声则代表了朋友间的交流与静谧,春回则暗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谢榛,明代诗人,字景兰,号澄园,出生于明代中期,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冬夜,诗人与友共度良宵,寄情于自然景色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期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冬夜,诗人在与友人的聚会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友谊的珍贵。诗的开头“初逢青琐彦,下榻一宵同”,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愉悦的场景。接下来的“月落棋声里,春回烛影中”,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月光渐渐消退,棋声轻响,烛光摇曳,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静谧而又温暖的氛围。
“放歌还楚调,扶醉有巴童”一句,既表现了聚会的欢快气氛,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交融,巴地的少年与楚地的曲调相结合,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上苑遥相问,梅花定几丛”,则引入了自然景象,梅花在冬季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也隐含了对春天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切。
初逢青琐彦,下榻一宵同。
月落棋声里,春回烛影中。
放歌还楚调,扶醉有巴童。
上苑遥相问,梅花定几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冬夜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温暖与自然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青琐彦”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朋友
C. 自然
诗中“春回”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夏天
B. 生机与希望
C. 冬天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
B. 友谊与自然
C.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