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王侍御按河南

《送王侍御按河南》

时间: 2025-07-28 00:04:58

诗句

塞上初归复此行,燕南极目送飞旌。

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

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04:58

原文展示

送王侍御按河南
作者: 谢榛 〔明代〕

塞上初归复此行,
燕南极目送飞旌。
天连嵩岳寒云尽,
马度黄河春草生。
簪笔常思未央殿,
封章时发大梁城。
知君最爱应刘赋,
更向西园一寄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侍御的送别之情。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归来的情景,接着展现了送别时的眼前景象。远处的嵩岳与寒云融为一体,黄河两岸春草茵茵,生机盎然。诗人提到自己常常思念未央宫的笔墨生活,并时常向大梁城寄送书信。最后,诗人提到王侍御最爱的是刘备的诗作,特意向西园寄去问候的情感。


注释

  1. 塞上:指边塞地区,此处指诗人归来的地方。
  2. 燕南:指燕地南方,可能指的是南方的风景。
  3. 飞旌:指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归来的旅途。
  4. 嵩岳:指嵩山,代表着高耸的山峰。
  5.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历史与文化。
  6. 未央殿:汉朝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文采。
  7. 大梁城:指的是大梁,古代城市名。
  8. 刘赋:指刘备的诗作,象征着友人的文学品味。
  9. 西园:指西园的宁静与雅致,寄托着诗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彭年,号静庐,晚号蓑翁,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事的关注。谢榛在诗歌创作上,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侍御即将去往河南的送别之际,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时代背景为明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诗人通过送别诗的形式,体现出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即以“塞上初归复此行”引入,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归来的喜悦。接下来的“燕南极目送飞旌”更是将送别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离别的惆怅。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天连嵩岳寒云尽”,让人感受到一种壮阔的气势。黄河春草的描写则赋予了诗句一种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友人即将开启的新旅程。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思念。未央殿象征着荣华富贵,抒发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文学品味的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整个诗句充满了深情与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上初归复此行:诗人描述自己刚刚从边塞归来,现在又要为友人送行,表现出离别的频繁与无奈。
  2. 燕南极目送飞旌:诗人向南方望去,看到友人离去的旗帜,寓意着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
  3. 天连嵩岳寒云尽:描绘了天与山的交融,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加深了送别的氛围。
  4. 马度黄河春草生:黄河边春草茵茵,表现出生机与希望,象征着友人未来的旅途将充满生机。
  5. 簪笔常思未央殿:诗人常常思念未央殿的生活,表明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6. 封章时发大梁城:指诗人时常写信寄往大梁,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7. 知君最爱应刘赋:诗人了解友人的品味,强调文学上的共鸣与友谊。
  8. 更向西园一寄声: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希望通过寄信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上下句相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述,反映了情感的变化与友谊的深厚。
  • 意象:诗中运用了“飞旌”、“黄河”、“春草”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容与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塞上:象征边远与艰辛。
  2. 飞旌:象征离别与祝福。
  3. 嵩岳:象征高远与壮丽。
  4. 黄河:象征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5. 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6. 未央殿:象征文人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7. 大梁城:象征交流与联系。
  8. 西园:象征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谢榛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黄河”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文化与历史
    • C. 孤独
  3. 诗中的“飞旌”指的是什么?

    • A. 归来的船只
    • B. 离去的旗帜
    • C. 山上的鸟

答案

  1. B. 谢榛
  2. B. 文化与历史
  3. B. 离去的旗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别》 - 王之涣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赠友人》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谢榛的《送王侍御按河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送别,但王之涣的作品更多地着眼于壮阔的自然景观,强调了个人的情感与理想,而谢榛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友人文学品味的关注,更加强调了人际间的亲密关系。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集》
  2. 《谢榛传》 - 研究谢榛生平与创作的书籍
  3. 《古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的整体分析与解读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对谢榛的《送王侍御按河南》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既包括诗的原文与白话文翻译,也涵盖了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和互动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歌十二首 其八 子夜四时歌 其五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五 子夜秋歌八首 其二 子夜春歌八首 其五 子夜歌四首 其三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三 子夜歌 其一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五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违天悖人 阔论高谈 瓦字旁的字 包含筵的词语有哪些 日慎一日 网眼 漏尽钟鸣 脱靴磨墨 破烂儿 闲言长语 交浅不可言深 马赫迪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