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45
作者: 谢榛 〔明代〕
坐啸南楼夜,孤灯客思长。
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
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
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
在南楼上,我独自坐着,夜深人静,灯下思绪绵长。
有人在五更时分吹起笛子,明月照耀着万家,家家户户都披上了霜。
归家的打算因为身体多病而愈加沉重,人生的历程使我的鬓发愈加苍白。
那飞向何方的大雁啊,春天的气息已经遍布湖湘。
作者介绍:
谢榛(约1480-约1550),明代杰出诗人,字文光,号石川,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大梁冬夜》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独坐南楼,灯下思乡,感受到孤独与思考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大梁冬夜》是谢榛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的冬夜情景,诗中通过南楼、孤灯、五更笛、明月等意象,渲染出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漫长。特别是“孤灯客思长”,不仅描绘了静谧的夜晚,也暗含了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世感慨。
第三四句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因病而生的忧虑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征鸿向何许”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乡的渴望,而“春意遍湖湘”则带来了一丝希望,暗示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再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谢榛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坐啸南楼夜,孤灯客思长。
表达诗人独坐南楼,夜深人静,灯光下的孤独与思索。
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
描绘五更时分的笛声与月光,增添了夜的静谧与清冷。
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
表达因病而愈加沉重的归家念头,反映人生的无常与苍老。
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
以鸿雁象征归乡的心情,春天的气息带来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夜的孤独与思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归属的深刻思考,情感饱满,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欢快
D. 忧伤
“征鸿向何许”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雁
B. 鸟
C. 鱼
D. 虫
诗人在夜晚的哪种环境中思考?
A. 公园
B. 南楼
C. 河边
D. 山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谢榛的《大梁冬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同为描写夜晚,前者侧重于孤独与思乡,后者则表达对故乡的直接思念,情感虽同,但表现手法与意象使用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