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18
金菊对芙蓉 赠杨亭玉学博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新雁穿云,苍葭缀露,伤离最是清秋。
正客星渐远,数赋登楼。
比邻一载频携手,听旧雨茗碗灯篝。
士龙已去,巨源又别,萍散皇州。
袱被兰若迟留。
更客到龙眠,共醉垆头。
叹广文独冷,旅鬓霜稠。
才人憔悴哀庾信,青衫拥长揖公侯。
莫嫌禄薄,盘中苜蓿,儒吏风流。
新来的大雁穿过云彩,苍茅与露水相缀,最令人伤感的是这清秋的离别。
就像那远去的客星,偶尔赋诗登楼。
去年这一季,我们常常携手相伴,听着旧友的雨声、品着茶碗里的茗香,围着灯下的篝火。
士龙已经离去,巨源又要分开,漂泊在皇城之中。
袱被(被子)在兰若(兰亭)留得慢些。
再有客人来到龙眠(龙眠山),我们一起在酒垆头共醉。
叹息广文(广文馆)独自冷清,旅途的鬓发已被霜染。
才子庾信憔悴不堪,身穿青衫向公侯们致意。
不要嫌弃我这微薄的禄米,盘中只有苜蓿,但我仍然是个风流的儒士。
作者介绍
梁清标(约1580-?),明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正值清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社会变迁的敏感。
《金菊对芙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梁清标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以“新雁穿云”引入,借用大雁迁徙来象征离别的伤感,秋天的景象更增添了这种情绪。接下来,诗人回忆与友人携手共度的时光,表现出浓厚的友情和对旧日时光的怀念。随着“士龙已去,巨源又别”的叙述,诗人似乎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变迁,朋友的离去让他更加感受到孤独。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于现状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叹广文独冷,旅鬓霜稠”,更是道出了身为文人的辛酸与漂泊。最后一句“莫嫌禄薄,盘中苜蓿”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淡泊心态,尽管物质贫乏,但内心依旧追求风流与文人情怀。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细腻而深邃,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友谊的珍贵、人生的无常、文人的孤独以及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复杂,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性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雁穿云”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离别的伤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士龙已去,巨源又别”中“士龙”是指什么?
A. 一种鸟类
B. 朋友的名字
C. 地名
诗人用“盘中苜蓿”来比喻什么?
A. 丰富的生活
B. 贫乏而真实的生活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