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鲍判院见寄二首

《和鲍判院见寄二首》

时间: 2025-05-07 22:46:21

诗句

挂冠十载水云乡,忽奉新诗助发扬。

老境不能寻汗漫,圣时欣服值虞唐。

喜君均佚琳祠乐,愧我初无袜线长。

它日林泉傥相觅,一蓑烟艇洞庭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21

原文展示

和鲍判院见寄二首

挂冠十载水云乡,
忽奉新诗助发扬。
老境不能寻汗漫,
圣时欣服值虞唐。
喜君均佚琳祠乐,
愧我初无袜线长。
它日林泉傥相觅,
一蓑烟艇洞庭霜。

白话文翻译

挂冠十年,隐居于水云之间,
忽然收到新诗,感到十分欣喜。
年纪大了,已无法追寻那种洒脱的状态,
但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欣然接受了虞唐的诗风。
高兴的是你在琳祠的乐曲中愉快,
而我却羞愧于自己的袜子线不够长。
将来若能在林泉之中相遇,
愿乘一蓑烟艇,游荡在洞庭湖的霜冷之中。

注释

  • 挂冠:指辞官隐退。
  • 水云乡:指隐居的地方,形容环境清幽。
  • 汗漫:形容洒脱自在的状态。
  • 虞唐:指虞世南和唐代的诗风。
  • 佚琳祠:佚,快乐;琳祠,指盛行的音乐活动或场所。
  • 袜线长:形容穿着得体,暗指自己不如他人。
  • 林泉:指山林水泉,隐喻清静的生活。
  • 蓑烟艇:古时渔人所用的衣物和小船,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于文人之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崇尚隐逸生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诗人与友人鲍判院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交往的珍视。首句“挂冠十载水云乡”,直接点出诗人隐退的生活,表现出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年纪渐长之际,既感慨于过去的洒脱,也欣赏当下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一种矛盾却和谐的心态。

“喜君均佚琳祠乐,愧我初无袜线长”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自我的反思。诗人对友人的生活感到高兴,而对自己的平凡生活略感羞愧,体现出深厚的友情与自我期许。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若能在山林间相遇,愿意泛舟于洞庭湖,传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挂冠十载水云乡:隐退已久,生活在幽静的地方。
  2. 忽奉新诗助发扬:突然收到新诗,感到兴奋。
  3. 老境不能寻汗漫:年纪大了,无法再追求洒脱的生活。
  4. 圣时欣服值虞唐: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欣然接受虞唐的诗风。
  5. 喜君均佚琳祠乐:高兴地看到朋友在音乐活动中快乐。
  6. 愧我初无袜线长:感到自己生活简单,不如他人。
  7. 它日林泉傥相觅:将来若能在山林中相遇。
  8. 一蓑烟艇洞庭霜:愿意乘船游荡在秋霜中,享受自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挂冠”与“奉新诗”,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隐逸生活比作“烟艇”,表达逍遥自在的愿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隐逸与友谊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珍视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然和清新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云乡: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
  • 林泉:代表自然、清新环境。
  • 烟艇:隐喻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隐退的时间是多久?

    • A. 五年
    • B. 十年
    • C. 二十年
  2. “喜君均佚琳祠乐”中“佚”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高兴
    • B. 隐逸
    • C. 失落
  3. 诗中提到的“洞庭霜”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来临
    • B. 人生的冷酷
    • C. 对友谊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勋的诗更强调对友谊的珍视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洒脱的态度。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荷叶杯 荷叶杯 荷叶杯 其一 荷叶杯 其二 怨思 荷叶杯•曲廊 荷叶杯•问病 荷叶杯 其二 归思 荷叶杯 其一 归思 荷叶杯 其一 怨思 荷叶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高步云衢 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灭茬 宽睿 釒字旁的字 乐而忘返 水蛭 鼎字旁的字 枕戈披甲 阳国 较短絜长 闲曹冷局 反文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