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扇二十四首

《题扇二十四首》

时间: 2025-04-27 18:17:04

诗句

霏微梅雨暗林塘,润逼琴丝草木香。

卷箔钩帘无一事,篆烟终日伴清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04

原文展示:

题扇二十四首
作者: 曹勋 〔宋代〕

霏微梅雨暗林塘,
润逼琴丝草木香。
卷箔钩帘无一事,
篆烟终日伴清凉。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梅雨轻轻洒落,隐秘地渗透到林塘之中,
湿润的空气逼近了琴弦,草木间弥漫着芳香。
卷起帘子,钩住帘子,周围没有一点事情,
缭绕的烟雾伴随着我整天的清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霏微: 细小的雨滴,形容雨势轻柔。
  • 梅雨: 指梅子成熟时节的雨,通常在初夏。
  • 润逼: 湿润而逼近。
  • 琴丝: 指琴弦,这里暗指音乐。
  • 卷箔: 卷起帘子。
  • 钩帘: 用钩子挂住帘子。
  • 篆烟: 指缭绕的烟雾,形态如篆书。
  • 清凉: 指凉爽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雨”作为一个自然现象,常被古人用来描绘夏季的细雨,象征着生机和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致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初夏,梅雨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的淡泊明志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前两句描写了细雨与林塘的关系,以及雨水湿润了大自然的气息,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诗中提到的“琴丝”与“草木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卷起帘子,似乎在享受一种宁静的时光,周围没有任何杂事,只有缭绕的烟雾和清凉的气息,给人以极大的安慰。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追求宁静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霏微梅雨暗林塘: 细雨轻轻洒落在林塘,描绘出一种朦胧的自然景象。
  2. 润逼琴丝草木香: 雨水滋润了植物,弥漫的芳香与音乐形成一种美好的氛围。
  3. 卷箔钩帘无一事: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卷起帘子,享受宁静,没有杂事打扰。
  4. 篆烟终日伴清凉: 烟雾缭绕,伴随着清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 “篆烟”比喻烟雾的形态,形象生动。
  • 对仗: 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 雨水的“润逼”赋予了自然界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梅雨季节的景象,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清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 象征生命的滋润,代表春夏交替的时节。
  • 琴丝: 代表音乐与艺术,传达出生活的优雅与情趣。
  • 草木香: 代表大自然的气息,传达出一种清新与生机。
  • 篆烟: 代表宁静与淡泊,象征诗人内心的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雨?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在诗中卷起帘子,说明了什么?

    • A. 他在忙碌
    • B. 他享受宁静
    • C. 他在旅行
    • D. 他在思考

答案:

  1. B. 夏天
  2. B. 他享受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曹勋的作品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感悟,李清照通过词句展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情感,而曹勋则以梅雨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兰城除夕有感 头围 噶玛兰城 望玉山 石港春帆 兰城阴雨 苏澳连舶 噶玛兰署佛桑花 玉山积雪 小停云春初寄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瓯饭瓢饮 般运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 霸陵醉尉 包含戢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刁滑奸诈 覆窟倾巢 豆字旁的字 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德茂 天地经纬 倒八字的字 后脸儿 知足无求 走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