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4:52
金菊对芙蓉 客中怀张景龙
作者: 俞士彪 〔清代〕
渺渺征途,劳劳倦客,此生长在他乡。
怅良朋别后,岁月偏长。
浮云流水天涯外,料南鸿应到钱塘。
知君独对,小轩修竹,尽日徜徉。
望里露白葭苍。
恨名牵利缚,未办归航。
纵新词细读,难慰思量。
风雨驿亭鸡欲唱,忆同游晓梦迷茫。
何时归去,分题刻烛,重醉西窗。
在漫漫征途上,疲惫的旅人,我这一生都在他乡漂泊。
在亲密的朋友分别后,时光显得格外漫长。
浮云和流水在天涯之外,我想南飞的大雁应该已经到达钱塘。
我知道你独自对着小轩的修竹,整天悠闲地游荡。
望眼欲穿,水面上白色的芦苇苍苍。
我怨恨被名利所缠,未能实现归家的愿望。
即便细读新词,仍然难以安慰我的思念。
风雨中的驿亭,晨鸣的鸡声让我想起曾经一起游玩的梦境模糊不清。
何时才能归去,分开时提笔刻下烛光,重温醉眼朦胧的西窗。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于士族世家,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对友人、故土的思念,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身处异乡之时,表达了对友人张景龙的思念以及对归乡的渴望。正值社会动荡,作者的身世和游子心态使得这首诗更加感人。
《金菊对芙蓉 客中怀张景龙》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人在异乡游历,内心充满了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开篇的“渺渺征途,劳劳倦客”,即刻将读者带入诗人的疲惫旅途,突显出他在异乡的孤独感。接着,诗人回忆起与良朋的分别,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岁月显得格外漫长。
“浮云流水天涯外,料南鸿应到钱塘”,这里的南飞鸿雁不仅象征着漂泊,也隐含着对归乡的渴望。相对而言,独自一人享受“修竹”的静谧却又显得孤独。诗人通过“恨名牵利缚”,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显示出他对自由、归属感的渴求。最后的“何时归去,分题刻烛”更是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读者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名利的反思。诗人在漂泊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鸿”指的是什么?
A. 大雁
B. 小鸟
C. 夕阳
D. 流云
诗人在何种环境中写下此诗?
A. 故乡
B. 旅途中
C. 故人家
D. 书斋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厌倦
D. 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