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6:31
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
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
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
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
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
在竹林和柏树中,风雨刚刚过去,殿宇显得清凉而稀疏。
石渠水流潺潺,金色的寺庙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白鹤飞翔在碧绿的烟雾中,山涧传来鹿鸣,草香四溢。
山中的僧侣引领着清净的梵音,幡盖在回廊上轻轻摇荡。
作者介绍:李正封,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和宗教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日游览招隐寺时,恰逢暴雨过后,展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佛教文化的感悟。
《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宁静氛围的诗。诗中,李正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雨后清新的环境与佛教寺庙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开篇以“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点明了雨后景象,竹柏的清新和台殿的凉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爽。接着“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用动态的水流和静态的寺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后半部分的意象更加丰富,“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白鹤在碧烟中飞舞,鹿鸣声在山涧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感受。最后一句“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则把人带入了佛教的氛围中,清净的梵音和轻摇的幡盖,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体现了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刹”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佛教寺庙
C. 一种乐器
答案:B
诗中“竹柏风雨过”中的“风雨”主要指:
A. 自然现象
B. 情感波动
C. 社会动荡
答案:A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与佛教的赞美
C. 对人际关系的描绘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