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燕京杂诗 其五

《燕京杂诗 其五》

时间: 2025-04-27 14:36:13

诗句

神宗中叶久熙康,龙战玄黄在庙堂。

从此群公轻国恤,终令剧贼乱天常。

八鸾晚出金堤月,五凤秋芜粉堞霜。

莫叹簪绅刀俎尽,鼎湖遗憾杳难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13

原文展示:

神宗中叶久熙康,
龙战玄黄在庙堂。
从此群公轻国恤,
终令剧贼乱天常。
八鸾晚出金堤月,
五凤秋芜粉堞霜。
莫叹簪绅刀俎尽,
鼎湖遗憾杳难偿。

白话文翻译:

在明神宗执政的中叶,国家久享太平,
但朝廷内外的争斗依然如火如荼。
自此以后,众多权臣漠视国事,
最终使得贼寇横行,动乱不断。
八只鸾鸟在金堤上晚飞映月,
五只凤凰在秋霜中化作灰白。
不要叹息那些官员们已被刀俎所伤,
鼎湖的遗憾恐怕难以弥补。

注释:

  • 神宗中叶:指明神宗(朱翊钧)统治的中间时期,约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 龙战玄黄:指国家内部斗争激烈,"龙"和"玄黄"常用以象征朝廷和国家的局势。
  • 群公轻国恤:群公指权臣们,"轻国恤"意为轻视国家的忧患。
  • 剧贼乱天常:剧贼指强盗或叛乱者,乱天常则意为动乱不断。
  • 八鸾晚出金堤月:八鸾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描绘出秋晚的美丽景象。
  • 五凤秋芜粉堞霜:五凤也是神鸟,象征着祥瑞,秋霜暗示时光的流逝与衰败。
  • 簪绅刀俎尽:指官员们被权力斗争所毁,刀俎比喻权力的残酷。
  • 鼎湖遗憾杳难偿:鼎湖是指南方的一处名胜,意为昔日的美好难以恢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之遴(1556年-1626年),字子韦,号涌泉,明代诗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诗风豪放,常以历史为题,抒发对国家的忧虑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神宗时期,正值国家政局动荡,权臣的专权导致了社会的混乱与不安。陈之遴借古诗反思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燕京杂诗 其五》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的诗作。诗的开篇即引入了明神宗时期的背景,展现了国家在表面繁荣下的危机。诗人通过“龙战玄黄”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对国家的破坏,反映出他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注。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的“八鸾”和“五凤”既是美丽的象征,又暗藏了国家动荡的隐忧,体现了“盛世”之下的“衰败”情怀。尤其是“八鸾晚出金堤月,五凤秋芜粉堞霜”,描绘出一种美丽而又凄凉的秋晚景象,寓意着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

最后,诗人以“莫叹簪绅刀俎尽,鼎湖遗憾杳难偿”收尾,既是对当下权臣们的叹息,也是对历史遗憾的深思。整首诗情感丰富,结构紧凑,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在反思历史的教训,展现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宗中叶久熙康:描述明神宗统治时期,表面上国家安定繁荣。
  2. 龙战玄黄在庙堂:暗示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国家形势危急。
  3. 从此群公轻国恤:权臣们对国家的忧患漠不关心,导致国事日衰。
  4. 终令剧贼乱天常:最终使得叛乱者横行无忌,社会动荡不安。
  5. 八鸾晚出金堤月:描绘出秋天傍晚的美丽景象,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即将逝去。
  6. 五凤秋芜粉堞霜:秋霜中凤凰的衰落,暗示着国家的衰败与失落。
  7. 莫叹簪绅刀俎尽:劝诫人们不要对官员们的悲惨命运感到怜悯,反映出权力的残酷。
  8. 鼎湖遗憾杳难偿:即使美好的事物逝去,想要恢复已是不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战玄黄”比喻国家的斗争与纷争。
  • 对仗:如“八鸾晚出金堤月,五凤秋芜粉堞霜”,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鸾鸟和凤凰象征着吉祥与盛世,但在诗中却代表了衰败。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出对国家局势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警醒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描写美丽景象与社会动乱的对比,突显出盛世背后的危机和遗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八鸾:象征吉祥与盛世的美好,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 五凤:同样象征华美与繁荣,暗示着衰落的无奈。
  3. 金堤月:象征富饶与光明的未来,但在诗中却与动乱相伴。
  4. 秋霜:象征时光流逝与衰败,暗示着现实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龙战玄黄”主要指的是: A. 国家内部的和谐
    B. 国家内部的斗争
    C. 国家与外敌的战争
    D. 经济繁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八鸾”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吉祥与盛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燕京杂诗 其五》均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为直白,表现出切身的哀痛与无奈,而陈之遴则通过优美的意象与历史反思,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思与警醒。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精粹》
  • 《陈之遴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元 清平乐·红笺小字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蝶恋花 次韵和史馆吕相公九日偶成 木兰花/玉楼春 其九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軄方 室开头的成语 渺冥 旨统 川字旁的字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禅旨 志冲牛斗 蒲龛 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兴高采烈 飙举电至 气字旁的字 信而有征 巾字旁的字 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估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