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燕京杂诗 其六

《燕京杂诗 其六》

时间: 2025-05-08 01:11:03

诗句

烈皇亦是英明后,辛苦兴邦反丧邦。

南渡有臣曾死诤,西征无将不生降。

鹃枝血洒春宫六,龙驭魂归夜阙双。

差幸孝陵弓剑地,寇氛犹自限长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1:03

原文展示:

烈皇亦是英明后,
辛苦兴邦反丧邦。
南渡有臣曾死诤,
西征无将不生降。
鹃枝血洒春宫六,
龙驭魂归夜阙双。
差幸孝陵弓剑地,
寇氛犹自限长江。

白话文翻译:

这位英明的皇帝辛勤治国,却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破败。南渡时有大臣曾为国争辩而死,西征时没有将领不被俘降。春宫的樱桃枝上洒满了鲜血,龙驭的灵魂归回到了夜阙。幸好孝陵的地方还有弓剑之地,敌人的威胁却仍然限制在长江之内。

注释:

  • 烈皇:指的是英明而有作为的皇帝。
  • 辛苦兴邦:辛勤努力治理国家。
  • 反丧邦:结果却使国家走向灭亡。
  • 南渡:指南渡的历史事件。
  • 臣曾死诤:有臣子因坚持正义而死。
  • 西征:指向西方征战。
  • 无将不生降:没有将领不愿意投降。
  • 鹃枝:指春天的樱桃树枝。
  • 血洒春宫六:春宫内发生了血腥事件。
  • 龙驭:表示皇帝的灵魂。
  • 夜阙双:夜阙指的是天上的宫殿,双指两重天。
  • 孝陵: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弓剑地:指兵器的地方。
  • 寇氛:敌人的气氛或威胁。
  • 限长江:限制在长江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之遴(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诗中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燕京杂诗 其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剧色彩的诗,陈之遴通过对国家兴亡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诗开头提到的“烈皇”,使我们联想到历史上那些英明的君主,他们在位时虽然辛勤治国,却往往因内外原因导致国家的衰败。“南渡有臣曾死诤”,这句提醒我们在纷乱的历史中,许多忠臣为了正义而付出了生命,表现了诗人对忠臣和义士的敬重。

接下来的“西征无将不生降”,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将领的无奈,历史的悲剧感在此加深。诗中提到“鹃枝血洒春宫六”,让人不禁联想到权力斗争的残酷,鲜血洒落在美丽的春天,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权谋争斗的悲剧性。

最后两句“差幸孝陵弓剑地,寇氛犹自限长江”,展现了一丝希望,虽然国家面临重重威胁,但仍然有保卫之地。诗歌整体在反映历史悲剧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复杂而深远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烈皇亦是英明后:开头点明了诗人对皇帝的尊重,暗示虽英明却有失误。
  • 辛苦兴邦反丧邦:表现出治国理政的艰辛与最终的失败,蕴含一种无奈和惋惜。
  • 南渡有臣曾死诤:历史的忠臣为国争辩,强调了忠诚与牺牲。
  • 西征无将不生降:反映战争的惨状,突显将领的悲惨命运。
  • 鹃枝血洒春宫六:形象生动,突显权力斗争的残酷。
  • 龙驭魂归夜阙双:暗示皇帝的离世,灵魂的归属。
  • 差幸孝陵弓剑地: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与希望。
  • 寇氛犹自限长江:尽管敌人威胁依旧,但仍有防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渡”与“西征”,形成音韵的对称。
  • 比喻:将血与春宫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象征:如“龙驭”象征皇权与灵魂的归宿。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历史的沉重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忠臣的敬仰,同时也隐含着希望与警醒,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反思历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烈皇:象征英明的统治者,暗喻历史的教训。
  • 血洒春宫:春天的血腥,象征权力斗争的残酷。
  • 龙驭:皇权的象征,魂归暗示历史的归宿。
  • 孝陵:代表历史的记忆和对先贤的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烈皇”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统治者
    • B. 大臣
    • C. 普通百姓
  2. “南渡”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 A. 向南迁移
    • B. 战争
    • C. 文化交流
  3. 诗中提到的“孝陵”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皇帝的陵墓
    • C. 和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破败的感慨,语言更为直白而深刻,情感也更为激烈。
  • 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从不同角度对《燕京杂诗 其六》进行了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天壤王郎 念奴娇·四朝遗老 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 宋侯和灯夕诗再用韵二首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南唐一首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蒙仲书监通守温陵以戴尚书肖望李内翰元善尝 夏旱四首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戎马之地 自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矢字旁的字 碔砆混玉 毛发不爽 怀念 刮目相见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无字旁的字 壮士断腕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椒杯 觅活 爪字旁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沿开头的成语 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