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17
万国见清道,一身成白头。上令狐相公。以下见纪事此地荣辱盛,岂宜山中人。秋晚椿儿绕树春园里,桂子寻花夜月中。见桂苑丛谈一身扶杖二儿随。见野客丛谈夏雨莲苞破,秋风桂子凋。题天竺寺。以下并见海录碎事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茶风无奈笔,酒秃不胜簪。
这首诗描绘了万国皆知的清明之道,诗人自己却已白发苍苍。上面提到的令狐相公,下面记录的都是此地的荣辱盛衰,难道山中人可以置身事外?秋天的傍晚,椿树缠绕着花园,春天的园中,桂花在夜月下盛开。看到桂苑中的谈话,我身边扶杖的儿子陪伴着。看到野外的客人谈论夏雨,莲花的嫩苞已破,秋风中桂花也凋谢。题写于天竺寺,并记录下海边的琐事,杜鹃花盛开时杜鹃鸟啼叫,乌臼花盛开时乌臼鸟鸣叫。茶香随风而来,笔墨也难以追赶,酒醉后无奈地放下簪子。
张祜,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社会的繁荣、政治清明有密切关系,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眷恋。
张祜的《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融合了政治与个人的思考。诗中“万国见清道”一句,开篇即引入了国家的清明治理,表明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白头”则体现出诗人自身的无奈与苍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描绘身边的自然景象,例如秋晚的椿树、春园的桂花,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与自然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尤其是对杜鹃与乌臼的描写,映衬了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美好。最后一句提到“茶风无奈笔,酒秃不胜簪”,表达了诗人在品茶、饮酒时的失落与无奈,更加深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政治思考,展现了张祜的艺术才华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期盼、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清道”指的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白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此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张祜的《句》,并通过多层次的解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