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禾熟

《禾熟》

时间: 2025-07-27 14:10:08

禾熟

诗句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10:08

原文展示: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白话文翻译:

在百里之外的西风中,禾苗和黍谷散发着香气;
泉水鸣响,流落在山谷的深处。
老牛已经消瘦,耕作的债务却依然存在;
它在草坡上啃食,安静地卧在夕阳的余晖中。

注释:

  • 禾黍:禾是指稻、麦等谷类作物,黍是指黍米,二者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 鸣泉:泉水流动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的生机。
  • 落窦:山谷,指的是水流落入的地方。
  • 耕耘债:耕种的辛劳与债务,反映农民的生活困境。
  • 啮草:啃食草料,表示牛在觅食。
  • 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可能暗示生活的无常。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蕴含了农耕文化的深厚背景,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生活状态。农民的辛勤耕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平仲,字子元,号懋斋,北宋时期的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农村丰收的季节,体现了农民辛苦劳作后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宋代是一个重视农业、尊重农民的时代,诗中展现了这一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禾熟》通过对丰收季节的描绘,展现出农村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百里西风禾黍香”,瞬间带我们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气息,西风的吹拂使得稻谷与黍米的香气弥漫开来,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亲密感。随后“鸣泉落窦谷登场”更是将自然的声音与景象结合,泉水的流动仿佛是在为这幅画卷伴奏,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了老牛,它的消瘦与耕耘债的提及,表达了农民辛勤付出与生活困境的矛盾,尽管大地丰收,背后的劳作与负担依旧沉重。在“啮草坡头卧夕阳”中,夕阳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农村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给整个作品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描绘丰收的同时,传达出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里西风禾黍香”:西风在百里之遥吹来,带来了丰收的香气,传达出一种愉悦的气氛。
    • “鸣泉落窦谷登场”:泉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描绘出自然的生动与和谐。
    • “老牛粗了耕耘债”:老牛的消瘦象征着农民的辛劳与生活的重担。
    • “啮草坡头卧夕阳”:老牛在夕阳下安静地啃食草料,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满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农作物的香气与自然结合,营造出丰收的气氛。
    • 拟人:泉水的鸣响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透过丰收的描绘,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禾黍:象征丰收与希望,代表农民的辛勤与对生活的期盼。
  • 鸣泉: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老牛:象征勤劳与坚韧,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辛苦与坚守。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禾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孔平仲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老牛”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辛勤与生活的重担
    C. 自由

  3. “百里西风禾黍香”中的“禾黍”指的是什么? A. 水果
    B. 谷类作物
    C. 花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田园乐》

诗词对比

  • 比较孔平仲的《禾熟》与杜甫的《春望》,可以发现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但孔平仲更侧重于田园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田园诗研究》

相关查询

望雨 次王元之武平寺诗 漫兴 其九 归家 感怀 其五 应教题梅 素梅 其七 素梅 五二 素梅 二八 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笙歌鼎沸 隹字旁的字 包含咫的词语有哪些 重岩叠嶂 追根查源 人口 鸾台侍鄌 上上手 接结尾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逊心 破卵倾巢 西字头的字 酉字旁的字 冲蒙 頁字旁的字 包含盎的词语有哪些 消开头的成语 稗官野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