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26
首夏气恢台,览书竟每昼。
书中多其词,检括理必覆。
彼俱陈死人,潜魂听鞫究。
贤愚止两门,蹈蹠有万构。
肘足韩魏接,肝胆楚越斗。
少忍俟其定,钟鸣彻尽漏。
吾观古今来,亟亟总为救。
烈火烧坤原,昏波泛天霤。
救者苟未止,天地乃考寿。
初夏的气候渐渐变得宽阔,我每天都沉浸在书籍中。书中包含了许多的道理,纵然再怎么归纳总结,也难以完全覆盖。书中描述了许多已故之人,潜在的灵魂仿佛在听着审问。聪慧与愚蠢不过是两扇门,纵横捭阖之间有无数的构思。肘与足的关系如同韩魏相接,肝与胆的对立如同楚越之间的争斗。稍加忍耐,等待时局的稳定,钟声敲响,时间的漏斗已尽。回望古今,急切的都是为了拯救。烈火焚烧着广袤的土地,昏暗的波浪在天空中涌动。拯救者如果没有停止,天地的考验才会显现其长久的寿命。
魏周琬,清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融入对历史的反思,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读史》创作于清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时。诗人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教训,试图从中寻求对当下的启示。
《读史》是一首反映历史观与哲学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历史教训的警惕。诗人以初夏的气候引入,象征着新的开始,却又暗含对过去的追溯。他在书中寻找智慧与真理,但同时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通过“贤愚止两门”的比喻,诗人指出人生的选择与思考,揭示出聪明与愚蠢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最后两句提到的“烈火烧坤原,昏波泛天霤”,则深刻地反映出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的交织,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诗人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促使人们采取行动,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首夏气恢台,览书竟每昼。”
表达初夏的气候宽广,诗人沉醉于书籍之中,日夜不辍。
“书中多其词,检括理必覆。”
书中蕴含丰富的道理,尽管努力总结,也难以穷尽。
“彼俱陈死人,潜魂听鞫究。”
历史人物已成往事,灵魂似乎在静静倾听审问。
“贤愚止两门,蹈蹠有万构。”
聪明与愚蠢只是两种选择,思维的构建无穷无尽。
“肘足韩魏接,肝胆楚越斗。”
比喻亲密关系的人如同韩魏,敌对关系如同楚越。
“少忍俟其定,钟鸣彻尽漏。”
稍加忍耐,等待日后的明朗,钟声响起,时间已然过去。
“吾观古今来,亟亟总为救。”
纵观古今,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拯救。
“烈火烧坤原,昏波泛天霤。”
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交织,令人担忧。
“救者苟未止,天地乃考寿。”
只有不断的拯救,才能使天地长存。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唤醒人们对未来的警惕与关注,强调历史的教训与救赎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阅读书籍感受到的是什么?
A. 轻松愉快
B. 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C. 未来的希望
D. 自然的美丽
“贤愚止两门”中“贤愚”指的是?
A. 聪明与愚蠢的人
B. 朋友与敌人
C. 成功与失败
D. 生活与死亡
诗中提到的“烈火”象征什么?
A. 繁荣
B. 灾难与动荡
C. 温暖
D. 光明
答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