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哀马

《哀马》

时间: 2025-05-01 03:40:29

诗句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

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輈。

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

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

信都固朋义,百乏能以周。

遗此燕山骏,买鞯安辔头。

朝斩一束刍,夕煮一盎麰。

渐平峥嵘骨,幸骑历冬秋。

自春锁礼闱,既出被轻囚。

饱秣不复驾,狂跃如生虬。

更番一老卒,湔刷常预愁。

前欲往城东,始跨人立侔。

首落而尾掷,衰躯几坠投。

迩者将赠金,行当谒冕旒。

私呼贵邻兵,言调变驯柔。

晨往及暮还,踣地气不收。

彼兵隶天厩,国马皆仰驺。

其能量马力,国马安得稠。

以吾穷使然,尔能亦可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29

原文展示

哀马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
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輈。
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
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
信都固朋义,百乏能以周。
遗此燕山骏,买鞯安辔头。
朝斩一束刍,夕煮一盎麰。
渐平峥嵘骨,幸骑历冬秋。
自春锁礼闱,既出被轻囚。
饱秣不复驾,狂跃如生虬。
更番一老卒,湔刷常预愁。
前欲往城东,始跨人立侔。
首落而尾掷,衰躯几坠投。
迩者将赠金,行当谒冕旒。
私呼贵邻兵,言调变驯柔。
晨往及暮还,踣地气不收。
彼兵隶天厩,国马皆仰驺。
其能量马力,国马安得稠。
以吾穷使然,尔能亦可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匹瘦弱马匹的悲哀。诗人提到这匹马是单于(匈奴)所赠,但在信都(今北京一带)却被视为顽劣之物,不准其拉车。我从南方归来,渡河时借用小舟,准备去未央宫朝见皇帝,却没有马可骑。信都的朋友虽有情义,但我却无法周全。留下这匹燕山的骏马,买了鞍具,却只能以草为食,晚上煮米饭。马体渐渐消瘦,幸而我骑它度过了冬秋。春天锁住了礼仪的门,马儿出门时却像被轻囚一般。吃饱了不再驾乘,狂奔如同小龙。更换了一名老兵,常常洗刷马具,内心充满忧愁。原本想去城东,却发现骑上马时人仿佛立不住。马头低垂,尾巴高扬,衰弱的身躯几乎要摔倒。最近有人将赠金,应该去拜见高官。我私下呼唤邻居的士兵,劝说他们调教马匹变得温驯。早去晚归,马儿累得跌倒,气息不再。那些兵马归于天厩,国马皆仰望于此。它们的力量和气势,我的马却何以能与之相比。因为我穷困潦倒,难道你也该感到羞愧?

注释

  1. 单于: 古代匈奴的统治者,象征着强大的游牧民族。
  2. 信都: 古代的一个地名,指今北京地区。
  3. 未央朝: 指朝见皇帝的地方。
  4. 燕山: 地名,指今河北、北京一带,出产优良马匹。
  5. 轻囚: 形容被轻易拘束,无法自由。
  6. : 形容龙。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云,南宋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梅尧臣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一匹瘦马的遭遇,寄托了对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马的形象不仅是诗人的“坐骑”,更是他内心的象征,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诗歌鉴赏

《哀马》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一匹瘦弱马的悲悯之情。全诗围绕着马的命运展开,表现了马在战乱中的无奈和悲哀。在诗的开头,诗人便以“瘠彼单于马”点出马的瘦弱,暗示了马的境遇与诗人自己相似,都是被忽视和贬低的存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马的生活状态,从食物到马具,再到骑上马的艰辛,逐步铺展出一种深沉的悲伤感。

诗中不仅有对马的关怀,更映射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信都的朋友虽然有情义,却无法给予真正的帮助,马的悲惨命运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国马与自己马匹的悬殊,凸显了身处边缘的无力感与羞愧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马的深切描绘,隐喻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开篇即引入马的形象,暗示其瘦弱、被赠予的身份。
    • “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描述归来的旅途,借舟而渡,显示出一种被迫的状态。
    • “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表达了迫切的朝见之心,却无马可骑的无奈。
    • “渐平峥嵘骨,幸骑历冬秋。”马的消瘦与历经的艰辛形成强烈对比。
  2. 修辞手法:

    • 采用了比喻和拟人,如将马比作人的困境,赋予其感情与意志。
    • 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凝练。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困境的感慨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弱者命运的同情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力量、自由与荣誉,然而在诗中却成为了无力和悲哀的代表。
  • 信都: 体现了社会的冷漠与艰难环境。
  • 草与米: 表示生存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统治者?

    • A. 汉族
    • B. 匈奴
    • C. 满族
      答案: B
  2.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返回的?

    • A. 骑马
    • B. 步行
    • C. 乘船
      答案: C
  3. 诗中提到的“信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北京
    • C. 洛阳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前出師表》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在《前出师表》中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与梅尧臣在《哀马》中对马的悲悯形成呼应。
  • 李白在《将进酒》中则以豪放的气概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反映出诗人对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勾漏 游七星岩 虎跑泉 题垂钓图 偈四首 其三 偈四首 其一 颂古 偈四首 偈四首 偈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驰魏阙 不识一丁 龍字旁的字 包含鬼的成语 威尊命贱 五彩缤纷 鬼字旁的字 声乐 穴宝盖的字 镸字旁的字 尘物 出云入泥 宵寐 丨字旁的字 椎牛发冢 贫眼 低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