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蓬生麻中

《蓬生麻中》

时间: 2025-08-02 00:50:59

诗句

麻畦无曲本,蓬质有樛茎。

所托修乃直,安能纵复横。

择邻闻旧母,益友记诸生。

萧艾从兹远,蒿莱不可并。

何嗟蒋诩径,孰念卫人行。

傥匪缘其地,秋风广漠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50:59

原文展示

蓬生麻中,麻畦无曲本,
蓬质有樛茎。所托修乃直,
安能纵复横。择邻闻旧母,
益友记诸生。萧艾从兹远,
蒿莱不可并。何嗟蒋诩径,
孰念卫人行。傥匪缘其地,
秋风广漠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麻生长在麻田里,没有曲折的根本,而蓬草的质地却有分枝。所依托的植物是笔直的,怎能任意地扭曲?选择邻居时听见了旧母的教诲,交友要记住当年同窗的情谊。萧艾自此而远离,蒿莱是不能并列的。可叹蒋诩的道路,谁又能记得卫公的行为?如果不是因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秋风的广袤将会使人震惊。

注释

  • :一种植物,常指蓬草。
  • 麻中:麻田,指生长麻的地方。
  • 樛茎:分枝的茎。
  • 所托修乃直:所依托的植物是笔直的。
  • 萧艾:指萧和艾草,象征着离别和远去。
  • 蒿莱:指蒿和莱菜,象征着不同的植物,暗示着不和谐。
  • 蒋诩:历史人物,可能指代某种行为或态度。
  • 卫人行:指卫国的人,可能暗指某种品德或行为。
  • 傥匪缘其地:如果不是生长在此地,意指环境对一切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宋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北海,生于公元1002年,卒于1060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人情冷暖,是“婉约派”诗人的代表之一。梅尧臣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蓬生麻中》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梅尧臣在此诗中通过描写蓬草和麻的关系,表达了他对友谊、环境和个人成长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蓬生麻中》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人际关系和个人品格。开篇的“蓬生麻中”便引出一个重要的主题: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麻中生长的蓬草自然生长得笔直,而蓬草的生长又与麻田环境密不可分,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所托修乃直,安能纵复横”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使有良好的环境,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坚持正直的品格,不能随意扭曲。诗人通过“择邻闻旧母”表达了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强调了与他人交往时应保持的真诚和纯正。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尤其在“萧艾从兹远,蒿莱不可并”中,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奈与反思。最后一句“秋风广漠惊”则是对环境变化的感慨,暗示着个人在大环境中的渺小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蓬生麻中,麻畦无曲本:蓬草生长在麻田里,麻田的根本没有弯曲。
  2. 蓬质有樛茎:蓬草的质地却有着分枝。
  3. 所托修乃直,安能纵复横:所依托的植物是笔直的,怎能随意扭曲?
  4. 择邻闻旧母,益友记诸生:选择邻居时听见了旧母的教诲,交友要记住当年的同窗情谊。
  5. 萧艾从兹远,蒿莱不可并:萧艾自此远离,蒿和莱是不能并列的。
  6. 何嗟蒋诩径,孰念卫人行:可叹蒋诩的道路,谁又能记得卫公的行为?
  7. 傥匪缘其地,秋风广漠惊:如果不是因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秋风的广袤将使人震惊。

修辞手法

  • 比喻:蓬草和麻的生长象征着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如“所托修乃直,安能纵复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萧艾和蒿莱的意象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和谐。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谊,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生长。
  • :代表坚韧与正直。
  • 萧艾:象征离别与孤独。
  • 蒿莱:代表不和谐的关系。
  • 秋风:象征环境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生长在什么地方?

    • A. 荒野
    • B. 麻中
    • C. 水边
      答案:B
  2. 诗人通过“所托修乃直”想表达什么?

    • A.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 B. 环境的优越
    •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A
  3. “秋风广漠惊”中“广漠”指的是什么?

    • A. 大自然的广袤
    • B. 人生的无常
    • C. 社会的复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比较《蓬生麻中》和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探讨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但梅尧臣的诗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苏轼则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通过这两首诗的对照,可以更深入理解宋代诗人的不同思维方式与表达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与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人惠茶 谢宾客挽歌三首 谢宾客挽歌三首 谢宾客挽歌三首 挟弹篇 晓日 萧著作宰丰城 襄城对雪二首 相逢 献甫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舆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居易 在疚 幽田 阿雅伟 艮字旁的字 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近才 享帚自珍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八攻八克 辰字旁的字 闷在鼓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