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9:15
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
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
踏著秤磓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看得透彻,使用时才亲切,见面时皆是内心的知己。
不要在空中夸耀财富,即使没有地方容纳锥子也不算贫穷。
踩在秤磅上硬得像铁,八两的价值来换得半斤。
释法恭,宋代高僧,因其深厚的佛理和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宗教思想,语言简练,意象深邃。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作者通过诗作探讨人生的真实与虚幻,传达对财富与贫穷的独特理解。
《偈四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见得彻,用时亲”强调透彻的理解和真实的关系,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是基于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接下来的“望空雨宝休夸富”则揭示了对财富的看法,批判那些只在表面上炫耀物质的人,并指出实际的贫富并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否。最后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价值的相对性和实际的衡量标准,八两与半斤的比较不仅是对物质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简练中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际关系的反思与对物质财富的批判,强调内心的真实和理解才是人生的真正财富。
诗中“见得彻”是什么意思?
A. 看得透彻
B. 见面很亲
C. 理解深刻
“无地容锥”表达了什么?
A. 贫穷
B. 财富
C. 内心的富足
“八两元来是半斤”强调了什么?
A. 物质的交换
B. 价值的相对性
C. 人际关系的亲密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但释法恭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理解和哲理,而白居易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