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2:51
六歌
文天祥
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识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风随我铁马尘。
初怜骨肉钟奇祸,而今骨肉相怜我。
汝在北兮婴我怀,我死谁当收我骸。
人生百年何丑好,黄粱得丧俱草草。
呜呼六歌兮勿复道,出门一笑天地老。
我在何时出生才好呢?我孤独无依,不懂得桃李的春天。
天寒地冻,日短人愁,北风中我骑马的尘埃随风而来。
当初怜悯我的亲人遭遇的灾难,而如今我与亲人之间的情感愈加深厚。
你在北方,我在怀念你,我死后谁来收拾我的遗骸?
人生百年,有什么好与丑呢?梦中的得失都不过是草草一笔。
唉,六歌啊,不必再说,出门我一笑天地都苍老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勇气著称,曾多次抵抗蒙元侵略,最终被俘后仍不屈服,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六歌》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灭亡前夕,国家动荡不安,文天祥作为一名忠臣,心系国家命运,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思念。
《六歌》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之际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开篇直入主题,作者对出生时机的迷茫和孤独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索。诗中通过“桃李春”的意象,暗喻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而“北风随我铁马尘”则描绘了战乱中的艰辛与无奈,展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与悲壮情怀。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亲情的深情回忆,表达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我死谁当收我骸”一句,情感真挚,显示了对生命终结的无助。最后两句“人生百年何丑好,黄粱得丧俱草草”,则是对人生虚幻与短暂的思考,发人深省。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凝练,展现了文天祥卓越的诗歌才华和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六歌》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亲情的眷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
文天祥在《六歌》中表达了对哪种情感的思考?
A. 爱情
B. 亲情
C. 友情
D. 国家情
“我死谁当收我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国家的思念
B. 对死亡的无奈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自然的敬畏
以下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A. 出门一笑天地老
B. 我生我生何不辰
C. 汝在北兮婴我怀
D. 天寒日短重愁人
比较文天祥的《六歌》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国破家亡的苦痛,但文天祥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现实。两者的情感表达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