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7:52
自叹三首
文天祥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
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
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
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
我连着三次生病,身体虚弱得几乎要倒下。
我几乎成了白发的宰相,谁还会记得我这个曾经的将军?
暗自坐着,感到羞愧于普照大地的红日,
闲着睡觉时又想着高空中的白云。
苍苍的天空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放弃这份文才?
文天祥(1236-1283),字子华,号俊采,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元朝入侵南宋时,积极投身抗元斗争,最终被捕并壮烈牺牲。文天祥以其坚定的爱国精神和出色的文学才华而闻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自叹三首》是文天祥在被囚禁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衰弱的无奈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此诗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坚持文化理想和爱国情怀,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自叹三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对自身身份、理想和时代的思考。全诗以“疾病”开篇,直接揭示了作者的身体状况,随后通过对“白宰相”的自嘲,反映出他从将军到宰相的身份变化,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在“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的描绘中,诗人将自身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融入自然之中,写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一联“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即使身体衰弱、境遇艰难,文天祥依然不愿放弃文化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坚强立场。这种精神力量深深打动人心,体现了诗人不仅是一个爱国者,更是一个坚定的文人。
诗中运用了对比、暗喻等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例如,“暗坐羞红日”与“闲眠想白云”的对比,形成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自由的冲突。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在逆境中对生命、理想和国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文天祥的身份变化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A. 通过对比
B. 通过叙述
C. 通过寓言
答案:A
诗中的“红日”与“白云”分别象征着什么?
A. 现实与理想
B. 生与死
C. 胜利与失败
答案:A
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与无奈
B. 喜悦与满足
C. 恐惧与绝望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