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3:08
已矣旧邦社屋,不死犹存面目!
蒙耻作遗民,有泪何从恸哭!
从俗!从俗!以是头颅濯濯。
这片旧国的社屋早已崩坏,我的身份虽不死却仍旧显现。
我蒙受屈辱成为遗民,泪水从何而来才能痛哭?
随俗而去!随俗而去!因此我的头颅显得光亮。
许南英,清代诗人,生平资料相对较少,其诗作多表现对国家衰败的痛心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风格偏向哀婉与沉郁。
此诗创作于清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四伏,诗人以个人的感受反映社会的悲剧与痛苦,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无奈。
《如梦令 自题小照》是一首深情且充满悲愤的作品。诗中借用“旧邦社屋”来象征国家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以“已矣”二字,直接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似乎在宣告旧时代的彻底结束。接着,诗人自我剖析,指出尽管身体尚存,心中却充满了屈辱与悲痛,这种情感通过“蒙耻作遗民”得以升华,诗人将自己比作遗民,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诗人用“有泪何从恸哭”道出了对无助局面的无奈,似乎连哭泣的资格都被剥夺。最后的“从俗!从俗!”不仅是对世俗的叹息,也是一种对自我与环境的放弃,显示出无奈与绝望。诗人通过“头颅濯濯”来象征自己在屈辱中的无所畏惧,却又显得孤独。
整首诗围绕着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痛,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诗人用哪一词语表达国家的衰落?
A. 社屋
B. 面目
C. 头颅
“蒙耻作遗民”中的“蒙耻”是什么意思?
A. 获得荣耀
B. 遭受耻辱
C. 无所畏惧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无奈与悲痛
C. 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