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时间: 2025-05-03 19:47:43

诗句

妻妾儿孙一假。

金玉珍珠二假。

三假是荣华,幻化色身四假。

知假。

知假。

说破浮名五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作者: 马钰 〔元代〕

妻妾儿孙一假。
金玉珍珠二假。
三假是荣华,
幻化色身四假。
知假。知假。
说破浮名五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谈论的是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首先,妻子、妾侍和儿孙都是假象;其次,金银珠宝也是假象;第三,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是虚幻;最后,幻化的人生和外表也是假象。诗人提醒我们要认清这些虚假的名利与表象,最终了解到这一切都是浮云。


注释:

  • :假象,虚幻的东西。
  • 妻妾:指的是妻子和妾侍,象征着家庭关系。
  • 金玉珍珠:象征财富和物质享受。
  • 荣华:指的是富贵的生活状态。
  • 幻化:变化、虚幻。
  • 浮名:空洞的名声。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荣华”、“浮名”等词,常用来指世俗的名利和地位,反映了元代士人的反思与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钰(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涉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反思,常被视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

创作背景:在元代,士人普遍面临生存与理想的冲突,马钰的这首诗意在警醒人们对名利的追求是徒劳的,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宁静。


诗歌鉴赏: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人世间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假”字,强调了诗人对生活中表象的质疑,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幻的名声与财富所迷惑。诗的结构层层递进,从家庭关系到物质财富,再到人生的幻象,逐步展现出一种清醒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马钰以其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无奈与超脱,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物欲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元代尤其显得珍贵,它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名利的反思。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虚假的深刻揭示,展现了马钰作为诗人的智慧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妻妾儿孙一假:家庭的关系是一种假象,反映出人们对家庭的依赖与迷恋。
  • 金玉珍珠二假:财富的追求是虚幻的,物质无法带来真实的快乐。
  • 三假是荣华:荣华富贵的生活状态同样是虚幻的。
  • 幻化色身四假:人的外貌与地位也是变化无常的假象。
  • 知假。知假。:强调要认识到这一切的虚假。
  • 说破浮名五假:揭示了浮华的名声终究是无意义的。

修辞手法:采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假”字的重复,加深了对虚幻的强调,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虚幻性质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认清名利的本质,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妻妾: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依赖与情感。
  • 金玉珍珠:象征物质财富与世俗的享乐。
  • 荣华:象征名声和地位。
  • 幻化:象征人生的变化无常。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隐喻了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对内心追求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假”字有几个?

    • A. 3个
    • B. 4个
    • C. 5个
    • D. 6个
  2.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强调虚幻的主题?

    • A. 对比
    • B. 排比
    • C. 拟人
    • D. 隐喻
  3. “金玉珍珠”象征什么?

    • A. 家庭
    • B. 财富
    • C. 名声
    • D. 荣华

答案

  1. C. 5个
  2. B. 排比
  3. B. 财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探讨人生的虚无与哲思。
  • 王维的《终南山》:表达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马钰与李白的《将进酒》:二者均反映了对名利的追求与人生的思考,但马钰更偏向于反思与超脱,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豁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大全》
  • 《道家思想与元代文学》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的诗意与哲思。

相关查询

九月梅 道士造箓 曹娥庙 百舌 渔父 其二 用钱买绿萼梅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山居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瞪的成语 疾之如仇 兴旺发达 巛字旁的字 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索飨 門字旁的字 申谢 音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该允 富富有余 贞悟 工字旁的字 恋生恶死 包含溥的词语有哪些 野无遗贤 角巾私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