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3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作者: 马钰 〔元代〕
妻妾儿孙一假。
金玉珍珠二假。
三假是荣华,
幻化色身四假。
知假。知假。
说破浮名五假。
这首诗谈论的是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首先,妻子、妾侍和儿孙都是假象;其次,金银珠宝也是假象;第三,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是虚幻;最后,幻化的人生和外表也是假象。诗人提醒我们要认清这些虚假的名利与表象,最终了解到这一切都是浮云。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荣华”、“浮名”等词,常用来指世俗的名利和地位,反映了元代士人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介绍:马钰(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涉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反思,常被视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
创作背景:在元代,士人普遍面临生存与理想的冲突,马钰的这首诗意在警醒人们对名利的追求是徒劳的,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宁静。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人世间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假”字,强调了诗人对生活中表象的质疑,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幻的名声与财富所迷惑。诗的结构层层递进,从家庭关系到物质财富,再到人生的幻象,逐步展现出一种清醒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马钰以其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无奈与超脱,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物欲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元代尤其显得珍贵,它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名利的反思。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虚假的深刻揭示,展现了马钰作为诗人的智慧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采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假”字的重复,加深了对虚幻的强调,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虚幻性质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认清名利的本质,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隐喻了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对内心追求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假”字有几个?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强调虚幻的主题?
“金玉珍珠”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的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