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0:10
晚起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卧听冬冬衙鼓声,
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
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
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
闻道松江水最清。
我在床上听到清晨的鼓声,
起得迟些,睡得很足,心情很好。
华丽的簪子卸下后,虽然头发已白,
桌上堆满了书卷,却依旧觉得眼睛明亮。
我悠闲地坐上篮舆,乘兴出门,
醉酒归来乘花舫,任风自由地行驶。
明天再去洗去尘埃的装饰,
听说松江的水最为清澈。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松江水清,暗指古人对清水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涉及广泛,尤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诗篇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选择隐居生活,诗中表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晚起》是一首描写诗人悠闲生活的诗。诗人以娴静的心态面对清晨的鼓声,体现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开头的“卧听冬冬衙鼓声”引入了诗的背景,鼓声是早晨官府的召唤,然而诗人并不急于起身,反而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淡然。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在这里,白居易通过白发与明亮的眼睛形成对比,表达了尽管年纪渐长,心态依然年轻。接下来的“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描绘了他的出游情景,表现出一种自由和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提到的松江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反映了他向往自然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轻松的语调,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晚年时的心境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在白居易晚年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释然,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听到什么声音?
A. 鸟鸣
B. 鼓声
C. 风声
诗人起床时的心情如何?
A. 紧张
B. 舒畅
C. 疲惫
诗中提到的松江水有什么特点?
A. 浑浊
B. 适合游泳
C. 清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