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时间: 2025-05-05 09:49:05

诗句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

怕精灵、来往相逢。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

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05

原文展示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作者:罗志仁 〔宋代〕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
怕精灵来往相逢。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
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湿润的青苔,妖异的鲜血般的碧色,破旧的墙垣是红色的。
我害怕精灵来此相遇。
荒芜的烟雾与瓦砾,宝钗零乱地隐匿着鸾龙。
吴峰和越山的景色在此献上,青青的眉宇中锁着苦涩,为谁而容?
浮屠已经换成了昭阳殿,僧人的磬声也换成了景阳钟。
兴亡的事情让我泪流满面,如同老旧的金铜。
骊山的废墟已经尽,宫女的故事再也无人提起元宗。
角声响起,海涛波落,满眼尽是秋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湿苔青:湿润的青苔。
  • 妖血碧:鲜艳而妖异的绿色,像妖怪的血液。
  • 坏垣红:破旧的墙壁是红色的。
  • 精灵:指神灵或鬼怪。
  • 宝钗: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种装饰物。
  • 吴峰越山:指江南地区的山水景色。
  • 浮屠:指佛塔。
  • 昭阳殿:古代帝王的宫殿。
  • 景阳钟:佛教寺庙中的钟。
  • 骊山:位于陕西,是古代帝王的墓地。

典故解析

  • 骊山废尽:骊山与唐朝的李元宗(李隆基)有关,指的是唐朝的兴亡。
  • 元宗:指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统治时期是唐朝的盛世,但最终也导致了衰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志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午年,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有关,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惋惜。

诗歌鉴赏

《金人捧露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以“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人造物的描写,引发对精灵和历史的思索。接下来的“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则巧妙地将风景与情感结合,表达了因历史沧桑而产生的苦楚。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信仰的转变,表明了人们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现在的无奈。接着,诗人感慨“兴亡事泪老金铜”,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兴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宿命感。最后“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则以音景和自然景象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秋天的感伤与孤独。

全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通过色彩对比,传达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怕精灵来往相逢:表达了对神秘事物的恐惧。
  •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暗示了繁华已逝,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
  • 吴峰越山献,翠颦锁苦为谁容: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历史和信仰的变迁。
  • 兴亡事泪老金铜:感叹历史的兴衰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繁华已逝的感伤。
  •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以声音和自然景象结尾,增强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湿苔比作青色,妖血比作碧色,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怕精灵”,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历史的变迁、个人的感伤、对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妖血碧:代表着神秘与不可捉摸的情感。
  • 宝钗:象征着繁华和美好,现已零乱。
  • 浮屠:象征着信仰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 骊山:历史的象征,与唐朝的兴衰密切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湿苔”象征着什么? A. 时光的流逝
    B. 繁华的景象
    C. 神秘的力量

  2. “浮屠换昭阳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信仰的坚定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对自然的热爱

  3. “骊山废尽”中骊山是指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遗迹
    C. 神秘的传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但杜甫更强调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 李白《庐山谣》:同样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但李白的表达更为豪放,散发着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 丁巳夏日寿吴静安太史 永遇乐 健庵立斋两太史步过半茧园九来有词纪事余亦次韵 永遇乐 马殿闻太史招饮兼以轩中遣怀词见示即用来韵奉柬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 和稼轩北固亭怀古兼忆星海焦山 永遇乐 春夜梦落梅感忆因题 永遇乐·多种阴功 永遇乐·功名闲事 永遇乐 妾薄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闲情逸趣 非字旁的字 蛆扒 麻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为市 笃论高言 父字头的字 自我作古 彐字旁的字 壮图 包含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厂的词语有哪些 姻缘 良沃 神气活现 山渊之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