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汪水云诗十首

《题汪水云诗十首》

时间: 2025-05-04 01:44:56

诗句

灵隐冷泉图画开,奇峰西竺远飞来。

天然苍翠都消减,无奈满山金碧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56

原文展示:

灵隐冷泉图画开,
奇峰西竺远飞来。
天然苍翠都消减,无奈满山金碧堆。

白话文翻译:

灵隐寺的冷泉如画展开,
奇峰西边的竺山远远飞来。
大自然的苍翠景色都已消退,
无奈满山都是金碧辉煌的装饰。

注释:

  • 灵隐:指灵隐寺,位于杭州,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 冷泉:指清凉的泉水,通常象征着清幽、宁静的环境。
  • 奇峰:指形状奇特的山峰,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
  • 西竺:西竺可能指西方的某个地方或特定的山。
  • 苍翠:指青翠的颜色,代表自然的生机。
  • 金碧堆:金碧辉煌,形容华丽的装饰或景象。

典故解析:

  • 灵隐寺: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历史悠久,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 山水诗:这首诗带有山水诗的特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志仁,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罗志仁游历灵隐寺时,表达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灵隐寺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景象。首句“灵隐冷泉图画开”即以灵隐寺的泉水作为起笔,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纯净与宁静。接着“奇峰西竺远飞来”将视线引向更远的地方,奇峰的出现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仿佛在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比,提到“天然苍翠都消减”,说明自然的本色逐渐被人造的华丽景观所取代,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惋惜与思考。

整首诗在意境上通过对比而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不仅在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是在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简朴、原始美的向往,恰恰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隐冷泉图画开:描绘了灵隐寺的冷泉,给人以清新、宁静的画面感。
  2. 奇峰西竺远飞来:引入远处的山峰,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展现自然的壮丽。
  3. 天然苍翠都消减:暗示自然的本色在变化,可能是对环境破坏的间接感叹。
  4. 无奈满山金碧堆:表达对人造景观的无奈与惋惜,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冲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天然苍翠”与“金碧堆”的对比,突出自然与人造景观的矛盾。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画卷,增强了诗的意境。
  • 意象:清泉、奇峰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造景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原始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灵隐寺: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沉静。
  • 冷泉: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清澈的思想。
  • 奇峰:象征壮丽与远大理想。
  • 苍翠: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金碧堆:描绘人造景观的华丽,象征物质的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隐冷泉图画开”中的“灵隐”指什么? A. 一种景色
    B. 一座寺庙
    C. 一位诗人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金碧堆”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人造景观
    C. 人的情感
    答案:B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热爱与惋惜
    C. 完全否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的作品,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维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罗志仁则反思人造景观对自然的影响,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游潮州二首 送林与桂 竹溪惠白雕三绝 送实之倅庐陵二首 和仲弟十绝 杂咏一百首·韩伯休 书事十首 宿庄家二首 纵笔六言七首 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殷户 百马伐骥 己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爿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飞砂走石 光耀夺目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送去迎来 麋首 包含优的词语有哪些 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照烂 不可救疗 红娘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