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霓裳中序第一(四圣观)

《霓裳中序第一(四圣观)》

时间: 2025-04-27 11:11:09

诗句

来鸿又去燕。

看罢江潮收画扇。

湖曲雕阑倚倦。

正船过西陵,快篙如箭。

凌波不见。

但陌花、遗曲凄怨。

怨。

孤山路,晚蒲病柳,淡绿锁深院。

谁恨。

五云深处宫殿。

记旧日、曾游翠辇。

青红如写便面。

下鹄池荒,放鹤人远。

粉墙随岸转。

漏碧瓦、残阳一线。

蓬莱梦,人间那信,坐看海涛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09

原文展示

来鸿又去燕。看罢江潮收画扇。湖曲雕阑倚倦。正船过西陵,快篙如箭。凌波不见。但陌花遗曲凄怨。怨。孤山路,晚蒲病柳,淡绿锁深院。谁恨。五云深处宫殿。记旧日曾游翠辇。青红如写便面。下鹄池荒,放鹤人远。粉墙随岸转。漏碧瓦残阳一线。蓬莱梦,人间那信,坐看海涛浅。

白话文翻译

又有鸿雁来去,看到江潮退去,收起画扇。湖边的雕栏倚着疲倦的身影。正好船经过西陵,划桨的速度如箭般迅捷。波上无人可见,只有陌生的花和曲调让人感到凄凉怨恨。孤山的小路上,晚蒲病柳,淡淡的绿色锁住了深院。谁在怨恨?五云深处的宫殿,仿佛记得往昔曾坐过的翠辇。青红色的脸庞如同绘画般鲜明。下鹄池边荒凉,放鹤的人远去。粉墙随着岸边转弯,漏出的碧瓦在残阳下一线一线。蓬莱的梦,世间何以信任,坐看海涛如浅。

注释

  • 来鸿:指鸿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离别。
  • 江潮:指江水的潮起潮落,寓意时光流逝。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常用于园林建筑。
  • 西陵:指西陵峡,代表自然风光。
  • 凌波:意指在水面行走,表现轻盈之态。
  • 陌花:指野花,暗示离愁。
  • 孤山:可能指孤独的山,暗喻诗人的孤独感。
  • 五云深处:指天上的云,隐喻远方的理想世界。
  • 蓬莱梦: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梦指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志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霓裳中序第一(四圣观)》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深刻哲理的诗作。诗开篇以“来鸿又去燕”引入,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重聚的无常。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透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中的意象如“江潮”、“雕阑”、“孤山路”等,层层递进,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尤其是“凌波不见”、“陌花遗曲”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感伤,仿佛在诉说着那份难以忘怀的孤独。通过与自然的结合,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后半部分“蓬莱梦,人间那信”更是将诗人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哲理,思索人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传达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悟,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鸿又去燕:鸿雁的来去象征了生命中的离别与重逢。
  2. 看罢江潮收画扇:看完江潮退去,收起画扇,体现了时光流逝后的无奈。
  3. 湖曲雕阑倚倦:在湖边的雕栏上倚靠,表达了疲倦与对自然的依恋。
  4. 正船过西陵,快篙如箭:船快速经过西陵,体现了生命的迅捷与变化。
  5. 凌波不见:在水面上行走的人影消失,暗示了一种孤独感。
  6. 但陌花遗曲凄怨:陌生的花与曲调让人感到凄凉,表现失落的情感。
  7. 孤山路,晚蒲病柳:孤独的山路上,病弱的柳树,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忧伤。
  8. 谁恨:引发对怨恨情感的思考。
  9. 五云深处宫殿:高远的理想与美好回忆的结合,体现了对理想的向往。
  10. 下鹄池荒,放鹤人远:池塘荒凉,放飞鹤的人远去,暗示人生的孤独。
  11. 漏碧瓦残阳一线:残阳照射在碧瓦上,形成一幅美丽而又孤独的画面。
  12. 蓬莱梦,人间那信: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快篙如箭”,比喻划船的速度,生动形象。
  • 拟人:如“病柳”,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增添了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与孤独的感慨,同时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离别与重聚。
  • 江潮: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 雕阑:美好与疲倦的结合。
  • 孤山:孤独与思考的象征。
  • 蓬莱梦: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来鸿又去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与重聚
    • C. 孤独
    • D. 忧伤
  2. “快篙如箭”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罗志仁与李白同为诗人,但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洒脱,而罗志仁则更加细腻、内省。两者在诗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传消寄息 减字木兰花 己巳元日看儿辈夜博 减字木兰花 其三 春暮 减字木兰花 为援庵题陈白沙所书心贺诗卷 减字木兰花 杨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为李小鲁题其先人手札。中言当时荐举使才,并及先仲父使日本事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复用韵,有所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赐茅授土 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头破血流 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钳锤 衍功 齲字旁的字 云淡风轻 包含赃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梦熟黄粱 一命归阴 曲胜 倘使 闭门合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