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1:46
水龙吟·阑风长雨连霄
作者:魏了翁 〔宋代〕
阑风长雨连霄,昨朝晴色随轩骤。松声花气,江烟浦树,如相迎候。山送青来,僧随麦去,山为吾有。更搘筇直上,薜萝深处,云垂幄藓成甃。未至相如独后。对山尊劝酬多又。记曾犯雪,重来已是,绿肥红瘦。好语时闻,忧端未歇,倚风搔首。谩持觞自慰,冰山安在,此山如旧。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的山水画,阑风与细雨交织在一起,晴天的色彩似乎一瞬即逝。松树的声音和花香,江边的烟雾与树影,仿佛在热情地迎接我。群山送来青翠的景象,僧人带着麦子离去,山川依旧属于我。更想要沿着山路直上,深入薜萝缠绕的深处,云层低垂,苔藓如砖石般铺展。未到达的地方,仿佛是独自一人。对着山,劝酒的场面多次再现。记得曾在雪中行走,再回来时,已经是绿意盎然,红花瘦弱。偶尔听见美好的话语,但忧虑依然未能消散,倚风思索。随意举杯自我安慰,冰山依旧安在,而此山仍然如故。
魏了翁,字元道,号退庵,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其作品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水龙吟·阑风长雨连霄》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哲思。词中描绘的雨景和山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颂扬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山水美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开篇的“阑风长雨连霄”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雨幕笼罩的世界,细雨轻风如同轻柔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松声花气,江烟浦树”更是通过声音与气味的结合,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词中“山送青来,僧随麦去”一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随着词情的发展,作者的内心情感也逐渐流露。“未至相如独后”表达了孤独感,而“对山尊劝酬多又”则是与友人对饮的欢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词人以“谩持觞自慰,冰山安在,此山如旧”收尾,既有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又带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沉思。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学。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淡然。
词中描写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A. 晴天
B. 多云
C. 雨天
D. 风和日丽
词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A. 恨
B. 热爱
C. 无所谓
D. 害怕
词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朋友
C. 古代辞赋家
D. 一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