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38
袁侍郎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彫。
平生寄心事,仿佛见鱼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的追求以及对前辈的追慕。近年来,学术的探索似乎变得平淡无奇,心中感到一种孤寂。难道没有先后的意识吗?这并不在于开始和结束的界限。对我而言,这位老人能够深入探索,许多公卿却只是在后面徘徊。生平所寄托的心事,仿佛能在晨曦中看到游鱼的身影。
魏了翁,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常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绘来抒发内心感受。
此诗是为袁侍郎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袁侍郎的怀念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美。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学术研究的理解与追求,并与袁侍郎的深厚学识形成对比。
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学术追求的沉思与对前辈的敬仰。开头两句“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当前学术氛围的失望与孤独感,接着用“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来反思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强调传承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有其复杂性。接下来的“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彫”则是对袁侍郎的赞美,表明他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而其他人则在后面追随,难以匹敌。最后一句“平生寄心事,仿佛见鱼朝”则是诗人的寄托与憧憬,似乎在暗示着理想与生机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学术的探讨,也有对人的追思,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学术的追求与人事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前辈的敬仰。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对学术深度的追求和对浅薄的批判,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心声。
诗中“学术趋平实”的意思是:
A. 学术追求复杂
B. 学术追求真实
C. 学术追求高深
D. 学术追求虚幻
诗中提到的“此老”指的是:
A. 魏了翁
B. 袁侍郎
C. 诸公
D. 诗人
“仿佛见鱼朝”中的“鱼”象征:
A. 失落
B. 生机
C. 懒惰
D. 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