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9:03
别石泉
作者: 李绅 〔唐代〕
素沙见底空无色,
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
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
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
浴池今化醒泉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泉水景象。清砂在水底,水面空灵无色;青石在水中默默流动,发出细微的声音。微风轻拂,竹叶摇曳,伴随着水声淅淅沥沥;月光透过松树,洒下淡淡的光辉。桂花凝结的秋露滋润了泉水,让其更加清冽;茶芽被采摘,漂浮在水面,显得格外清新。这里的泉水仿佛是通往佛教的宫殿和洞府,浴池中的水如今变得清澈如醒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绅(约792年-865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官至太常卿。李绅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其作品多记录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别石泉》创作于李绅的晚年,正值唐代盛世。李绅在政治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寄托了他追求宁静和清新的心境。
《别石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澈、宁静的泉水景象。诗人以“素沙见底”和“青石潜流”开篇,给人一种清新、明净的感觉。这一开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的自然环境,清澈的水流和底部的沙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纯净和深邃。随后,通过对“微渡竹风”的描写,诗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轻风拂动竹叶,仿佛在诉说着泉水的秘密。接下来的“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的丰盈,桂花和茶芽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最后两句“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则将整个意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借助佛教的意象,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幽远,体现了李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澈的泉水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追求一种超然物外、清净洒脱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素沙见底”传达了怎样的意境?
“青石潜流暗有声”中的“暗有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梵宫连洞府”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绅与王维的自然诗歌均表现了对清新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歌常常带有更多的哲理思考与个人情感,而李绅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宁静的氛围。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