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瓜州

《宿瓜州》

时间: 2025-07-27 20:37:56

诗句

烟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

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37:56

原文展示:

宿瓜州
作者: 李绅

烟昏水郭津亭晚,
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
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
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
岁阴轻薄是凉飙。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烟雾弥漫,水边的亭子显得朦胧,回头望去金陵的轮廓如同在晃动。江水冲击着岸边,风卷起了夜里的波浪,月光照在沙滩上,收敛了潮水的残影。柳树在寒露的侵袭下显得萧条,人也因衰老而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显得更加寂寥。官场冷淡,旧时熟悉的只有旅馆,岁月渐渐流逝,只有这阵凉风轻轻吹拂。

注释:

  • 烟昏:指烟雾弥漫,光线昏暗。
  • 水郭:水边的城墙,形容水边的环境。
  • 津亭:渡口旁的亭子。
  • 金陵:南京,古称金陵,历史文化名城。
  • 冲浦:冲击的水浪。
  • 柳经寒露:柳树经受寒露侵袭,形容秋冬季节的萧索。
  • 官冷:指官场冷淡,形容政治环境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78年-约817年),唐代诗人,字承宗,号乐天,生于今江苏省扬州市。他以诗歌著称,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宿瓜州》写于诗人旅居江南时,反映了他对故乡和曾经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充满了秋冬的萧瑟感,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宿瓜州》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了作者在江边旅馆的晚景,展现了他在自然景色中引发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以“烟昏水郭津亭晚”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接着,作者通过“回望金陵若动摇”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金陵在视线中似乎在波动,象征着记忆的流动和对往昔的怀念。

后面的描写中,江水与风的交融,月光与潮水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的动态美。“柳经寒露看萧索”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冬的凄凉,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衰老。最后两句“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更是将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环境结合,表现了对官场冷漠的失望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以浓厚的抒情气息和细腻的自然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孤独与思索的江边夕景,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昏水郭津亭晚: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烟雾弥漫,水边的亭子显得格外朦胧。
  • 回望金陵若动摇:回头望去,金陵的轮廓在烟雾中显得摇曳不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冲浦回风翻宿浪:江水冲击着岸边,风卷起了波浪,展现自然的力量。
  • 照沙低月敛残潮:月光照在沙滩上,潮水逐渐退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 柳经寒露看萧索:柳树在寒露中显得凋零,传达了秋冬的萧条。
  • 人改衰容自寂寥:人因衰老而变得孤独,描绘内心的孤寂感。
  • 官冷旧谙唯旅馆:官场冷淡,旧时熟悉的只有旅馆,反映了对官场的失望。
  • 岁阴轻薄是凉飙:岁月的流逝如同凉风轻拂,令人感到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陵的轮廓比作摇曳的影像,增强了思乡情感。
  • 拟人:将月光和潮水赋予情感,增强了意境的生动性。
  • 对仗:如“柳经寒露 vs. 人改衰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诗中反映了人生的无常,揭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昏:象征朦胧的记忆与时间的流逝。
  • 水郭:水边的环境,代表诗人心灵的栖息之地。
  • 金陵:故乡的象征,代表归属感。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旅馆:象征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杭州
  2. “柳经寒露看萧索”中的“寒露”指的是什么时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冬季
  3.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失望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南京
  2. C. 秋冬季
  3. B. 失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王之涣

诗词对比:
在李绅的《宿瓜州》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而在王之涣的《登高》中,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哲思。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李绅更注重细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王之涣则更倾向于壮阔的气势和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传》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和陈七峰七诗韵 和陈七峰七诗韵 和陈七峰七诗韵 过峡山寺 观泉 歌晏恭敬平寇伟绩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密开头的成语 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悟发 强慝 隹字旁的字 倩人捉刀 画地而趋 无缘无故 游居有常 彑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催趱 通释 麥字旁的字 蹠狗吠尧 欢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