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22
种蠡功名士,吾评蠡最优。
五湖足春水,一叶寄扁舟。
变姓乘单舸,翻身退急流。
千金徒铸象,万里孰驯鸥。
震泽鲈堪脍,苏台鹿已游。
君王既称霸,求尽沼吴谋。
我种下了追求功名的人,认为追求功名的方式中,蠡的方式最为优越。
五湖之水春潮涌动,一只小舟轻轻漂泊在湖面上。
我变换了身份,乘坐着小船,翻身而退于急流之中。
千金只为铸造一尊雕像,万里之外又有谁能驯服那自由飞翔的鸥鸟?
震泽的鲈鱼正适合做成美味的鱼脍,而苏台的鹿群也已经游荡。
君王既然已经称霸四方,便想尽办法去获取吴地的谋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先,号止庵,晚号青山居士,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力衰弱、外有侵扰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功名的思考,抒发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开篇,捕捉了五湖春水的生动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借助“蠡”的意象,反思功名的得失,似乎在揭示一种对功名的冷静看待,表达了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坚持。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由自然景象转向人事,借助鲈鱼和鹿群描绘了世间的富饶与美好,但又不失对现实的批判。最后一句“君王既称霸,求尽沼吴谋”则将整首诗推向一个更深层的思考,王权的霸道与谋略,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权力的变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功名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蠡”象征什么?
“千金徒铸象”表达了对什么的看法?
诗中提到的“急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描写,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功名与权力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悲悯。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刘克庄的风格更为清新而直白,而杜甫则显得沉重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