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1:51
《摸鱼儿(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作者:黄升 〔宋代〕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
风光有主。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
年来老子安否。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
烦说与。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
刘郎老去。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问那山中小桃花开放后,经历了多少个晴天和雨天。
遥想我载着酒,去花边吟唱我那首旧歌。
在享乐的地方,正如蝴蝶飞舞、蜜蜂围绕,绚丽的景色让我迷失了方向。
风光是有主人所拥有的。我想倚杖在西边的小路上,停下酒杯向北眺望,直到望断那碧蓝的云影黄昏。
花儿知道,应该请那飞鸿去传递我的问候。
这几年我老父亲安好否?每当春天到来,成了空约,不知道这树木依然如此。
烦请告诉我吧。每年东风都装点着红云坞。
刘郎已经老去。期待有一天再相聚,同你一笑,提起看花的诗句。
作者介绍:黄升,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的结合,善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升对故乡山中桃花的怀念之际,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桃花,传达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黄升的《摸鱼儿》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诗中借桃花的盛开而引发对自然、人生的深思。开头的“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不仅是对桃花的景致描绘,更是对人生经历的隐喻。诗人在这里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接着,他描绘了自己的游乐场景,蝴蝶和蜜蜂的飞舞,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然而在美好之中又隐含着迷失的无奈。
“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这一句中,诗人展现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对过往的缅怀,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渴望相聚的情感。随后,诗人提到“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借用自然的花来传递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在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和旧友重聚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对人生的哲学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蜚鸿”指的是什么?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下面哪一句体现了对未来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赠汪伦》相比较,黄升的《摸鱼儿》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细腻流露,而李白则更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与思念。两者都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