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1:17
入山诗
作者: 李德林 〔隋代〕
登岭望重关,腰佩且鸣环。
天河临易饮,月桂近将攀。
王母西山至,夫人南岳还。
何必阳台下,要待梦容颜。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的情景,登上山岭远望重关(指重重山峦),我身上佩戴的铃环在风中轻轻作响。天上的银河近在眼前,月桂树仿佛触手可及。王母娘娘从西山而来,夫人则从南岳归来。何必在阳台下等候呢?我只想在梦中见到你那美丽的容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德林,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较为少见,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为特点,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德林的游山之际,随着对自然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索,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入山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诗人以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登岭望重关”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仿佛也跟随他一同攀登;而“腰佩且鸣环”的细节则增添了生动的氛围,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在诗的后半部分,王母与夫人的意象交织,体现了古代神话文化的影响,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何必阳台下,要待梦容颜”,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深邃的哲理,表达了一种洒脱与超然,强调了对理想人格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音韵上流畅自然,意象上丰富多彩,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结合古代神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鸣环”指的是什么?
a) 佩戴的铃铛
b) 行走的声音
c) 自然的回声
“天河临易饮”表现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美
b) 难以触及的理想
c) 生活的艰辛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理想的渴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