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4:13
草庐卜筑小如巢,
翠竹离离槛外交。
邻米乞来分鹤饱,
医书编就借僧钞。
经年闭户穷幽讨,
晴日携筇出近郊。
为问练湖高隐地,可容杯水泛堂坳。
在草庐中安置居所,小得像鸟巢;
青翠的竹子围绕着院子,离离散散。
向邻居乞求几粒米,以便分给饥饿的鹤;
借来僧人的医书,编成书籍。
多年闭门研究,穷尽心思探讨;
在晴朗的日子里,手持竹杖走出郊外。
想问练湖那个隐秘的地方,能否容纳一杯水在堂前荡漾。
作者介绍: 荣倪,宋代诗人,以其优雅的诗风和清新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和隐居生活,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的一段时间,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写的环境以及与邻居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答苏后湖》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草庐卜筑”展现诗人生活的简朴,紧接着用“翠竹离离”描绘出他所处的环境,展现出自然的美好。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邻米乞来分鹤饱”得以体现,诗人不仅关心自己的生活,也关心周围的生命。
诗中的“医书编就借僧钞”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他在隐居生活中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更追求精神的富足。最后两句“为问练湖高隐地,可容杯水泛堂坳”则引发了对理想栖息地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知识追求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
A. 草庐
B. 城市
C. 山顶
D. 河边
诗中提到的“邻米乞来分鹤饱”反映了怎样的关系?
A. 竞争关系
B. 和谐关系
C. 疏远关系
D. 冷漠关系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权力
C. 自然与隐逸生活
D. 名声
答案: 1. A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