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画桥流水欲平阑

《风入松·画桥流水欲平阑》

时间: 2025-04-26 14:03:30

诗句

画桥流水欲平阑。

雨後青山。

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

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

谢娘别後忆前欢。

泪滴春衫。

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

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30

原文展示:

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後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谢娘别後忆前欢。泪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

白话文翻译:

画桥下的流水几乎要平过栏杆。雨后的青山更加清新。去年的芳草变成了今年的恨意,恨那香车不再追随雕鞍。红杏花开满了墙头的院落,绿杨树外是荡秋千的地方。谢娘分别后回忆过去的欢乐。泪水滴落在春衫上。在柔软的草地上共同折下香花,劝东风暂且停留。早已因为相思而消瘦,梅花凋谢,春天的寒冷也过去了。

注释:

  • 画桥:装饰精美的小桥。
  • 平阑:几乎平齐的栏杆。
  • 芳草:指美好的时光或事物。
  • 香车:装饰华丽的车子,常指女子所乘。
  • 雕鞍:装饰精美的马鞍,常指男子所骑。
  • 谢娘: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 柔荑:柔软的草。
  • 香红:指香花。
  • 流连:停留,徘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春日的景象,通过对比去年的美好和今年的遗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同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诗中“画桥流水欲平阑”和“雨後青山”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而“去年芳草今年恨”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遗憾。诗中的“谢娘别後忆前欢”和“泪滴春衫”更是深刻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桥流水欲平阑”:描绘了桥下流水几乎要平过栏杆的景象,形象生动。
  • “雨後青山”:雨后的青山更加清新,增添了诗意。
  • “去年芳草今年恨”: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不同感受,表达了时光流逝的遗憾。
  • “恨香车不逐雕鞍”: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 “红杏墙头院落”:描绘了春日院落中的红杏花,增添了生机。
  • “绿杨楼外秋千”:描绘了楼外荡秋千的景象,增添了动感。
  • “谢娘别後忆前欢”:表达了离别后的怀念和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
  • “泪滴春衫”:通过泪水滴落在春衫上的细节,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 “柔荑共折香红处”:描绘了在柔软的草地上共同折下香花的情景,增添了温馨。
  • “劝东风且与流连”:表达了对东风的期盼,希望它能停留,增添了诗意。
  • “早是相思瘦损”:表达了因相思而消瘦的情感。
  • “梅花谢了春寒”:描绘了梅花凋谢,春天的寒冷也过去的景象,增添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桥流水欲平阑”中的“画桥”比喻精美的小桥。
  • 拟人:如“劝东风且与流连”中的“劝”赋予东风人的行为。
  • 对仗:如“去年芳草今年恨”中的“去年”与“今年”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画桥、流水、青山:描绘了春日的美景。
  • 芳草、香车、雕鞍:象征了美好的时光和事物。
  • 红杏、绿杨:增添了春日的生机和动感。
  • 谢娘、春衫、柔荑、香红:描绘了细腻的情感和温馨的情景。
  • 东风、梅花:增添了诗意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桥流水欲平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桥下流水几乎要平过栏杆 B. 桥上流水汹涌澎湃 C. 桥下流水静止不动 D. 桥上流水缓缓流动 答案:A

  2. 诗中“去年芳草今年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C. 对现在美好时光的享受 D. 对过去不美好时光的厌恶 答案:A

  3. 诗中“谢娘别後忆前欢”中的“谢娘”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B.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C. 古代对老人的美称 D. 古代对儿童的美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融入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康与之《风入松·画桥流水欲平阑》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康与之的诗更加细腻,而苏轼的诗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康与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贫士 其一 悲从弟仲德 饮酒·十八 饮酒·其十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蜡日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杂诗 其五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时运·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披群生 金字旁的字 挹彼注此 难上加难 言鲭 禾字旁的字 授方 捉店 佹形僪状 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放达不羁 三从四德 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名公钜卿 贝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