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慧力寺

《游慧力寺》

时间: 2025-04-26 14:13:29

诗句

江上浓阴晓未开,瘦筇支我上苍苔。

春寒前日去已尽,今日又从何处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3:29

原文展示:

游慧力寺 康与之 〔宋代〕 江上浓阴晓未开,瘦筇支我上苍苔。春寒前日去已尽,今日又从何处来。

白话文翻译:

江面上浓重的云雾在早晨还未散开,我拄着细长的竹杖,踏上覆盖着青苔的小径。前些天已经消退的春寒,今天又不知从哪里回来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浓阴:浓重的云雾。
  • 瘦筇:细长的竹杖。
  • 苍苔:覆盖在地面上的青苔。
  •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寒未退的早晨,游历慧力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寒未退的早晨江边的景象。首句“江上浓阴晓未开”,通过“浓阴”和“晓未开”两个词,形象地勾勒出了早晨江面上云雾未散的朦胧景象。次句“瘦筇支我上苍苔”,以“瘦筇”和“苍苔”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拄杖行走的情景,增添了一丝孤寂和清幽的氛围。后两句“春寒前日去已尽,今日又从何处来”,通过对春寒的反复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浓阴晓未开”:描绘江面上浓重的云雾在早晨还未散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
  2. “瘦筇支我上苍苔”:通过“瘦筇”和“苍苔”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拄杖行走的情景,增添了一丝孤寂和清幽的氛围。
  3. “春寒前日去已尽”:提及前些天已经消退的春寒,暗示季节的变化。
  4. “今日又从何处来”:表达春寒不知从哪里回来的疑惑,透露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春寒前日去已尽,今日又从何处来”中的“去已尽”和“从何处来”赋予春寒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浓阴:浓重的云雾,象征朦胧和神秘。
  • 瘦筇:细长的竹杖,象征孤寂和清幽。
  • 苍苔:覆盖在地面上的青苔,象征自然和岁月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瘦筇”指的是什么? A. 细长的竹杖 B. 瘦弱的身体 C. 细长的树枝 D. 瘦弱的人

  2. 诗中“春寒前日去已尽”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春天的寒冷 C. 季节的变化 D. 自然的规律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江边景象,但风格更为豪放。

诗词对比:

  • 康与之《游慧力寺》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象,但康与之的诗更为细腻,王维的诗则更为空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康与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下·明帝四首 咏史下·刘弘 咏史下·晋武帝 咏史下·关羽四首 咏史下·高欢 咏史下·法正 咏史下·曹爽 云庄劝学 毛诗·桃夭 寄戴山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成千成万 包含杰的成语 周成 轻桡 厄字旁的字 三明治 艰难时世 春意盎然 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迁结尾的成语 毋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开山始祖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修正主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