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1:47
月照梨花(闺思)
作者:陆游〔宋代〕
闷已萦损。那堪多病。
几曲屏山,伴人昼静。
梁燕催起犹慵。换熏笼。
新愁旧恨何时尽。
渐凋绿鬓。小雨知花信。
芳笺寄与何处,绣阁珠栊。
柳阴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闺思与相思之情。前两句写到心情烦闷,身体多病,难以忍受。接着提到几曲屏山的景象,伴随着人昼静的寂寥。梁燕的叫声催促着他,却依然懒散,香熏的笼子也换了新香。新愁旧恨何时才能消散呢?渐渐地,鬓发也因忧愁而凋零。小雨知道花儿的消息,寄情的信笺又寄往何处呢?在绣阁珠栊之中,独自思念,意境深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成就卓著。陆游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细腻柔情,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失意,作者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此时的陆游已深感人生的孤寂与无奈。
《月照梨花》是一首细腻而充满情感的闺思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首句“闷已萦损”即刻引出作者的内心烦闷,紧接着的“那堪多病”则加重了这一情感的沉重。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听着燕子的叫声,却因“犹慵”而感到懒散,展现了他身心俱疲的状态。
“新愁旧恨”一句,令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往昔的愁苦与如今的新伤交织在一起,似乎难以摆脱。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消逝的惋惜愈发明显。柳阴中的孤独感,使得整首诗在春意盎然的背景下,仍显得格外凄凉。最后一句“芳笺寄与何处”,既是对情感寄托的渴望,也隐含着无处可寄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因孤独、病痛而生的深切思念之情,表现了在美好春光中,内心却因旧愁新恨而愈显苍凉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闷已萦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在诗中,梁燕的叫声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柳阴中”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