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06
海棠未开对酒作此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
漫山烂桃李,由求盖具臣。
国艳朝众芳,此花当不名。
芳园丽韶景,点检能几根。
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
过客白眼看,遂与凡木隣。
一朝吐华艳,天日为之醺。
绿樽有醇酌,及兹托殷勤。
君看淮阴市,岂有国元勋。
俗情傲未然,花笑当不嗔。
春天因花而美丽,花儿的美好不会辜负春天。
满山遍野的桃花和李花,虽美丽却只能期望它们的盛开。
国中的美艳花卉在众多花中显得无名。
芬芳的园子里美丽的景色,能数出几根花呢?
东风尚未轻拂,万朵花儿隐藏在幽暗之中。
过路人用白眼看待,花儿便与普通树木相邻。
一朝花儿吐出艳丽,阳光为之醉饮。
绿酒杯中有美酒,此时恳求你来共饮。
你看淮阴市,难道有国中的元勋吗?
世俗的情感还未傲慢,花儿笑着不生气。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及对人情世故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作者借酒作诗,表达了对未开花的海棠的期待与对世俗的感慨。海棠作为春花的代表,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在诗中却隐含了对世俗冷漠的讽刺。
李流谦的《海棠未开对酒作此》通过描绘春天花开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美的感悟。诗中以海棠花为主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希望的开启。诗的开篇以"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引入,强调了花与春天之间的紧密联系,寓意着美好与生命的交融。
诗中不断提到的“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反映了春天的迟迟来临,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期待。通过“过客白眼看”的描写,表现出世俗对美的无视,而“遂与凡木隣”则暗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阂。此处的“白眼”更是对社会冷漠的一种反讽,令人深思。
最后几句“君看淮阴市,岂有国元勋”,则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结合在一起,揭示出即便是身处繁华之地,依然难以寻觅真正的价值与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花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花开的期待和对世俗冷漠的反思。通过对海棠的描绘,诗人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又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世俗冷漠的反思
C. 对海棠花的期待
D. 以上都是
“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中“万红”指的是哪种花?
A. 桃花
B. 李花
C. 海棠
D. 所有春花
诗中提到的“淮阴市”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繁华的市镇
B. 个人成就的象征
C. 社会冷漠的反映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流谦的《海棠未开对酒作此》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虽然都渗透着春天的气息,但李流谦更侧重于感悟与社会的观察,而杜甫则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激与赞美。两者在意象、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