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29
倚门抹青红,过者必反顾。
风雨不足凭,零落污黄土。
斯文有正色,神指亦难数。
两汉仅自支,崔蔡已衰暮。
老龙破风雷,一跃空万古。
贾胡贫失真,而况逢其富。
坚车行大逵,往往初必忤。
要知论贤愚,岂在遇不遇。
倚靠在门边涂抹青红,路过的人总会回头瞧。
风雨不足作为依靠,最终只会沦落在污浊的黄土中。
有文化的人应有高尚的气节,神灵的指引也难以计数。
两汉时期的文人仅能自给自足,崔蔡的名声已经衰退。
老龙破风雷而起,一跃而上留名千古。
贾胡虽然贫穷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何况那些遇到富贵的人呢?
坐在坚固的车上行驶在大路上,初时往往会遭遇挫折。
要想知道贤愚的真谛,难道仅在于遇到与否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变革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人境遇的反思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雅的辞句,展现了诗人对士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倚门抹青红”引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出路过者的好奇与反思,暗示人们对表象的关注。同时,诗人对风雨的无奈和对污浊黄土的叹息,传达了对时局的失望与无奈。
接下来的“斯文有正色”则强调了文人的气节与品德,诗人用“神指亦难数”来表达即便有神灵的指引,真正的文化人依然难以被识别和重视。诗中提到的“两汉”与“崔蔡”,不仅是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当代文人境遇的自省,表明历史的盛衰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老龙破风雷”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文人应该拥有的力量与志向。最后,诗人以“要知论贤愚,岂在遇不遇”总结全诗,强调了对贤愚的理解并不在于外在的机遇,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追求。这一观点既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彰显了诗人对文化和道德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化人的境遇与品德的思考,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中坚持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观察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倚门抹青红”表达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岂在遇不遇”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涵盖了丰富的古诗词内容和分析,适合进一步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