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时间: 2025-05-02 04:41:24

诗句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24

诗词名称: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得城来眼顿明,
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
一叶多时独未停。

白话文翻译:

上了城头,眼前顿时明亮起来,
傍晚的山峦争相展示着几分的炎热青翠。
垂杨树在西风中舞动,树叶纷纷飘落,
然而只有那一片叶子,长时间仍未停下。

注释:

  • 上得城来:指登上城楼,视野开阔。
  • 眼顿明: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变得明亮清晰。
  • 暮山:傍晚的山影。
  • :呈现、展现。
  • 炎青:指在炎热的天气下仍显得青翠的山色。
  • 垂杨:指垂柳,柳树的叶子在风中舞动。
  • 西风:指秋天的西风,带来凉意。
  • 一叶多时独未停:指那片叶子长时间没有飘落,象征着一些事物的坚持与不变。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夏末秋初的景象,反映了自然变化和季节交替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庐山人,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尤以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仲夏即将结束之际,立秋之后,正值天气炎热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秋天的期待和对夏日余热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立秋时节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以“上得城来眼顿明”设定了视角,从城上俯瞰,景象豁然开朗,营造了一种视觉上的清新感。接下来的“暮山争献数炎青”,则让人感受到傍晚时分,山色依然青翠,但又带着几分炎热的气息,似乎在提醒人们,夏日的余温尚未消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垂杨舞罢西风叶”进一步描绘了秋风来临时的情景,柳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而“一叶多时独未停”则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虽然周围的环境在变化,但有些东西依旧保持着原来的状态,体现了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立秋的自然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变化与不变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得城来眼顿明:登上城楼,视野开阔,景象变得清晰明亮。
  2. 暮山争献数炎青:傍晚的山峦显得青翠,仿佛在争相向人们展现其美丽。
  3. 垂杨舞罢西风叶:柳树在西风中轻轻摇动,叶子纷纷飘落。
  4. 一叶多时独未停:然而,某一片叶子却久久未能飘落,象征着某种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 拟人:将自然中的柳树、山峦拟人化,表现其生动状态。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立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尤其是对某些持久不变的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视野的开阔与思考。
  • 暮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时间的流逝。
  • 垂杨:象征着生命的柔韧与变化。
  • 一叶:寓意坚持与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上得城来眼顿明”的意思是: A. 眼前景象模糊
    B. 视野开阔,景象清晰
    C. 感觉疲惫

  2. “一叶多时独未停”中的“一叶”象征: A. 生命的脆弱
    B. 某种持久的状态
    C. 秋天的到来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色。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山水田园的宁静。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集》
  • 《古诗词学习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雩祭歌 迎神 二 齐雩祭歌 迎神 一 祀敬亭山春雨 往敬亭路中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 闲坐 纪功曹中园 还涂临渚 至寻阳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辽东 艸字旁的字 期票 昧私 黄字旁的字 听天任命 琼枝玉叶 包含畸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诡状异形 包含蒜的词语有哪些 才轻任重 漫天彻地 文命 革字旁的字 车龙马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