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49
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作者:杨万里)
春被梅花抵死催,今年春向去年回。
春回十日梅初觉,一夜商量一并开。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春天的盛开景象。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梅花仿佛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今年的春天似乎又回到了去年。经过十天的温暖,梅花终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经过一夜的讨论,所有的梅花齐齐绽放。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在古代,梅花的开放被视为春天的前兆,诗人通过梅花来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喜悦。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1235),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正月初三,正值春天刚刚来临之际。诗人在这个时候观察到梅花的盛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欣喜与期待。
杨万里的《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以梅花为媒介,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的开头“春被梅花抵死催”,用梅花的开花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接着“今年春向去年回”,则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仿佛今年的春天又是去年的延续,时间在此刻显得既循环又略显单调。最后两句“春回十日梅初觉,一夜商量一并开”描绘了梅花的开花过程,拟人的手法使得梅花似乎在与春天对话,经过一夜的讨论后齐齐绽放,体现了生命的蓬勃与生机。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盛开传达了春天的到来,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也引发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梅花的盛开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商量”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